20.已知2X2(g)+Y2(g)?2Z(g)△H=-a kJ/mol(a>0),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mol X2和1mol Y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Z的濃度為Wmol/L,放出熱量b kJ.
(1)此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frac{c{\;}^{2}(Z)}{c{\;}^{2}(X{\;}_{2})×c(Y{\;}_{2})}$;若將溫度降低到300℃,則反應平衡常數(shù)將增大(填增大、減少或不變).
(2)若原來容器中只加入2molZ,500℃充分反應達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則Z濃度為=mol/L(填“>”、“<”或“=”),a、b、c之間滿足關系a=b+c(用代數(shù)式表示).
(3)若將上述容器改為恒壓容器(反應器開始體積相同),相同溫度下起始加入2mol X2和1mol Y2達到平衡后,Y2的轉化率將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 (1)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據(jù)此書寫;
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2)恒溫恒容下,2molZ完全轉化到左邊,可得2molX2和1molY2,故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平衡時Z的濃度相同;
同一可逆反應,相同溫度下,正、逆反應的反應熱數(shù)值相等,但符號相反,令平衡時Z的物質(zhì)的量為nmol,根據(jù)反應熱計算兩個過程的熱量數(shù)值,據(jù)此判斷;
(3)原平衡隨反應進行,壓強降低.恒壓容器(反應器開始體積相同),相同溫度下起始加入2molX2和1molY2,等效為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據(jù)此判斷.

解答 解:(1)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所以2X2(g)+Y2(g)?2Z(g)的平衡常數(shù)k=$\frac{c{\;}^{2}(Z)}{c{\;}^{2}(X{\;}_{2})×c(Y{\;}_{2})}$,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故答案為:$\frac{c{\;}^{2}(Z)}{c{\;}^{2}(X{\;}_{2})×c(Y{\;}_{2})}$;增大;
(2)恒溫恒容下,2molZ完全轉化到左邊,可得2molX2和1molY2,故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平衡時Z的濃度相同,故c(Z)=Wmol•L-1
同一可逆反應,相同溫度下,正、逆反應的反應熱數(shù)值相等,但符號相反,令平衡時Z的物質(zhì)的量為nmol,
對于反應2X2(g)+Y2(g)?2Z(g)△H=-akJ•mol-1,則b=n×$\frac{a}{2}$,對于反應2Z(g)?2X2(g)+Y2(g)△H=akJ•mol-1,Z分解的物質(zhì)的量為(2-n)mol,故c=$\frac{2-n}{2}$×a=1-n×$\frac{a}{2}$,故a=b+c,
故答案為:=;a=b+c;
(3)原平衡隨反應進行,壓強降低.恒壓容器(反應器開始體積相同),相同溫度下起始加入2molX2和1molY2,等效為在原平衡的基礎上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即向正反應移動,Y2的轉化率變大,故答案為:變大.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平衡狀態(tài)判斷,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等,注意(3)中構建平衡建立的途徑,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碳元素是形成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碳元素可形成多種不同形式的單質(zhì),圖1是幾種單質(zhì)的結構圖,觀察上述結構,判斷a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b對應的物質(zhì)是金剛石,c是C60的分子結構模型,在每個C60分子中形成的σ鍵數(shù)目為90.
(2)在C60單質(zhì)中,微粒之間的作用力為分子間作用力,C60能與金屬鉀化合生成具有超導性的K3C60,在K3C60中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3,則K3C60屬于離子晶體.
(3)CO是碳元素的常見氧化物,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對孤對電子,與N2互為等電子體,則CO的結構式為C≡O;寫出另一與CO互為等電子體的化學式CN-
(4)CO可以和很多過渡金屬形成配合物.金屬鎳粉在CO氣流中輕微地加熱,可生成液態(tài)的Ni(CO)4,用配位鍵表示Ni(CO)4 的結構為;寫出基態(tài)N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84s2
(5)科學發(fā)現(xiàn),C和Ni、Mg元素的原子形成的晶體也具有超導性,其晶胞的結構特點如圖2,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MgNi3N;C、Ni、Mg三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C.
(6)碳的氫化物甲烷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其中可燃冰是有待人類開發(fā)的新能源.可燃冰是一種籠狀結構,CH4分子存在于H2O分子形成的籠子中(如圖3所示).兩種分子中,共價鍵的鍵能H-O鍵>C-H鍵;CH4分子與H2O分子的分子量相差不大,但兩種物質(zhì)的熔沸點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H2O分子之間形成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固體NH4I置于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下列反應: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達到平衡時,c(H2)=0.5mol•L-1,c(HI)=3mol•L-1,則此溫度下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為( 。
A.12B.16C.20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1 mol CH≡CH可以與Br2發(fā)生加成反應,消耗2 mol Br2
B.苯的鄰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種可以說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交替結構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內(nèi)
D.己烷的沸點高于2-甲基戊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將少量Na2O2粉末加入到H218O水中:2H218O+2Na2O2═4Na++4OH-+18O2
B.向AlC1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C.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足量C12:Fe2++C12═Fe3++2C1-
D.往NH4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NH4++H++2OH-═NH3•H2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現(xiàn)有A、B、C、D、E、F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元素,它們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A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與其所在周期數(shù)相等,B元素原子核外有3個能級上有電子,且每個能級上的電子數(shù)相同;D元素原子核外有8個運動狀態(tài)不同的電子;E元素與F元素處于同一周期相鄰的族,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3,且E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有4個未成對電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E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64s2
(2)用元素符號表示B、C、D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低到高的排序C<O<N.
(3)A元素與B、C元素可形成化合物B2A4、C2A4其分別結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參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在此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Na(填元素符號)
(2)⑤、⑥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a>Al(填元素符號).
(3)②、③、⑦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NO3>H2CO3>H2SiO3 (填化學式).
(4)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離子鍵又含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寫出其中一種化合物的電子式:
(5)由表中兩種元素的原子按1:1組成的常見液態(tài)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劑為(填序號)ab.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見物質(zhì)X、Y、Z、M、N可發(fā)生以下反應:

X溶液與Y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3H2O=Al(OH)3↓+3NH4+,N→⑥的單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電解\;\;\;}}{冰晶石}$ 4A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1)Ⅰ.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電離能情況如圖(A)所示.則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IIA族.

Ⅱ.圖B折線c可以表達出第IA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的變化規(guī)律.兩位同學對某主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的變化趨勢畫出了兩條折線a和b,你認為正確的是:b(填“a”或“b”)
Ⅲ.部分有機物的熔沸點見下表:
CH4CH3CH3CH3(CH22CH3硝基苯酚
沸點/℃-164-88.6-0.5熔點/℃4596114
根據(jù)物質(zhì)結構理論,由這些數(shù)據(jù)你能得出的相關結論是(至少寫2條):
有機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強,故沸點越高,當有機物能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減弱,熔點變低;當分子間能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強,熔點升高.
(2)COCl2俗稱光氣,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雜化成鍵;其中碳氧原子之間共價鍵含有c(填字母):
a.2個σ鍵;b.2個π鍵;c.1個σ鍵.1個π鍵.
(3)金屬是鈦(22Ti) 將是繼銅.鐵.鋁之后人類廣泛使用的第四種金屬,試回答:
Ⅰ.Ti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價電子層排布式為3d24s2
Ⅱ.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數(shù)為6的配合物.現(xiàn)有紫色和綠色兩種含鈦晶體,其組成均為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a.分別取等質(zhì)量的兩種晶體的樣品配成溶液;b.向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入AgNO3溶液,均產(chǎn)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jīng)洗滌干燥后稱量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的沉淀質(zhì)量關系為:綠色晶體為紫色晶體的$\frac{2}{3}$.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TiCl(H2O)5]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驗室需要配制0.50mol/L NaCl溶液480mL.按下列操作步驟填上適當?shù)奈淖郑允拐麄操作完整.
(1)選擇儀器.完成本實驗所必需的儀器有:托盤天平(精確到0.1g)、藥匙、燒杯、玻璃棒、500 mL 容量瓶、膠頭滴管以及等質(zhì)量的幾片濾紙.
(2)計算.配制該溶液需取NaCl晶體的質(zhì)量為14.6g.
(3)稱量.
①天平調(diào)平之后,應將天平的游碼調(diào)至某個位置,請在圖中用一根豎線標出游碼左邊緣所處的位置:
②稱量過程中NaCl晶體應放于天平的左盤(填“左盤”或“右盤”).
③稱量完畢,將藥品倒入燒杯中.
(4)溶解.該步實驗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攪拌,加速溶解.
(5)轉移、洗滌.在轉移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洗滌燒杯2~3次是保證溶質(zhì)全部轉移至容量瓶中.
(6)定容,搖勻.
(7)在配制溶液(或者稀釋濃溶液)的過程中,存在引起誤差的一些錯誤操作,可能造成所配溶液的濃度會受到影響,請完成表格(在空格處填偏大、偏小或者無影響).
引起誤差的一些錯誤操作對CB的影響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偏大
轉移溶液時,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上偏小
洗滌量取濃溶液的量筒并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偏大
定容后,經(jīng)振蕩、搖勻、靜置、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水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