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氯氣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毒的氣體

B.聞氯氣氣味時要小心將集氣瓶放在鼻孔下直接聞其氣味

C.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無色玻璃試劑瓶中

D.氯氣、氯水、液氯是同一種物質(zhì),只是狀態(tài)不同,都屬于純凈物

【答案】A

【解析】

A.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毒的氣體,故A正確;

B.氯氣有毒,聞其氣味時要小心將集氣瓶放在鼻孔下用手輕輕扇動,使少量氣體飄進鼻孔,故B錯誤;

C.氯水中含有的HClO,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玻璃試劑瓶中,故C錯誤;

D.氯氣、液氯是同一種物質(zhì),只是狀態(tài)不同,都屬于純凈物,氯水是氯氣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A(g)+B(g)2C(g)在不同溫度下經(jīng)過一定時間,混合物中C的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由T1向T2變化時,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填“>”、“<”或“=”).
②由T3向T4變化時,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填“>”、“<”或“=”).
③反應在溫度下達到平衡.
④此反應的正反應為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X(g)+3Y(g)2Z(g),有關下列圖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依據(jù)圖a可判斷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在圖b中,虛線可表示壓強增大
C.若正反應的△H<0,圖c可表示升高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由圖d中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可推知正反應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2CH2=CH2+O2 2CH3CHO.在下列反應中,其中有機反應物發(fā)生的反應類型與乙烯相同的是( ) ①乙醛轉(zhuǎn)化為乙醇②苯酚置于空氣中變紅③乙醛的銀鏡反應④CH3CH2Br在NaOH醇溶液中加熱⑤丙酮(CH3COCH3)與氫氣生成2﹣丙醇 ⑥甲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⑦乙酸乙酯堿性條件下水解.
A.①⑤
B.①②⑥
C.②③⑥
D.除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50mL 2mol/L 的AlCl3溶液中滴入含有0.3mol溶質(zhì)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Al(OH)3和Al3+
B.Al3+、Al(OH)3 和AlO2
C.Al(OH)3
D.全部為A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Ⅰ.有一白色固體粉末,可能含有NaCl、Na2SO4、Na2CO3、KNO3、BaCl2和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將該固體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不溶物。

②過濾,在不溶物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充分反應后仍有不溶物存在。

③、诘臑V液于試管中.加入Cu粉,微熱,一段時間后試管口出現(xiàn)紅棕色。

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判斷:

(1)混合物中一定沒有____;可能有_______。(均填化學式)

(2)寫出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

(3)寫出③中溶液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

Ⅱ.A、B、C、X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X是強氧化性單質(zhì),則A不可能是_________(填序號)。

a.C b.N2 c.S d.Mg e.Al

(2)若A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C為紅棕色的氣體。A轉(zhuǎn)化為B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各物質(zhì)相互轉(zhuǎn)化的化學方程式,并說明各步的反應類型.

化學方程式:

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下關系:

對下列概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解質(zhì)與非電解質(zhì)屬于包含關系
B.化合物與堿性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C.單質(zhì)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D.氧化還原反應與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 mol O21 mol N2所占的體積都約為22.4 L

B. 標準狀況下,1g CH4的體積約為22.4 L

C. 在標準狀況下,l mol H2O的體積約為22.4 L

D. 在標準狀況下,11.2 LN2中含有1 molN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