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氨氣的催化氧化化學方程式;
(2)吸收塔C中通入空氣的目的是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根據(jù)反應中各物質的組成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fā)生變化來判斷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3)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中Cu被氧化,N元素被還原;,根據(jù)n=$\frac{m}{M}$結合1molCu轉移電子數(shù)為2mol解答.
解答 解:(1)B中氨氣轉化為NO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故答案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2)在整個生產(chǎn)流程中,吸收塔C中通入空氣的目的是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題中涉及的化學反應有:A、N2+3H2?2NH3,B、4NH3+5O2 $\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C、2NO+O2═2NO2、3NO2+H2O═2HNO3+NO、4NO2+O2+H2O═4HNO3,D、NH3+HNO3═NH4NO3,其中A、B、C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故答案為: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ABC;
(3)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4H++2NO3-═Cu2++2H2O+NO2↑,1molCu轉移電子數(shù)為2mol,25.6gCu的物質的量為:$\frac{25.6g}{64g/mol}$=0.4mol,轉移0.8mol電子,
故答案為:Cu+4H++2NO3-═Cu2++2H2O+NO2↑;0.8.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質、氧化還原反應等,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氮的氧化物的性質是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思維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燃料電池工作時,負極反應為:H2-2e-=2H+ | |
B. | 若要實現(xiàn)鐵上鍍銅,則a極是鐵,b極是銅 | |
C. | 若a極是粗銅,b極是純銅時,a極逐漸溶解,b極上有銅析出 | |
D. | a、b兩極均是石墨時,在相同條件下當電池中消耗H2 22.4 L(標準狀況)時,a極析出銅64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2,CH4,O2等均是溫室效應的氣體 | |
B. | 使用清潔能源是防止酸雨發(fā)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
C. | 磁共振譜可以鑒別1-溴丙烷和2-溴丙烷 | |
D. | 合理開發(fā)利用可燃冰(固態(tài)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緩解能源緊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b>d>a | B. | b>a>d>c | C. | a>d>b>c | D. | 無法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乙酸(乙酸鈉、水):加入硫酸,后結晶、過濾 | |
B. |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后分液 | |
C. | 苯(苯酚):加入濃溴水,后過濾 | |
D. | 氫氧化鐵膠體(FeCl3):滲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3通入水中:SO3+H2O═H2SO4 | |
B. | Cl2通入FeCl2溶液中:Cl2+2FeCl2═2FeCl3 | |
C. | HCl氣體通入NaOH溶液中:HCl+NaOH═NaCl+H2O | |
D. | 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NaOH═Na2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