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要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某實驗小組對“銅與濃硝酸反應”進行了探究性實驗。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銅和濃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與裝置Ⅰ相比,裝置Ⅱ的優(yōu)點是 ,裝置Ⅲ除具有裝置Ⅱ的優(yōu)點外,還有的優(yōu)點是 。
(3)在裝置Ⅲ中,若使NO2氣體充滿燒瓶,應先關閉彈簧夾 ,再打開彈簧夾 ;當氣體充滿燒瓶后,將銅絲提起,然后把a、b、c都關閉,并把燒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況不變的是 。
A.顏色
B.質量
C.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D.密度
E.壓強
(4)為了驗證NO2與水的反應,欲使燒杯中的水進入燒瓶的操作是 。
(1)Cu+4H++2NCu2++2NO2↑+2H2O
(2)無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 可控制反應隨時進行,隨時停止
(3)c ab BD
(4)關閉a和c,打開b,繼續(xù)對燒瓶水浴加熱,待氣體不再放出時關閉b,停止加熱,打開c
【解析】(2)比較三種裝置的結構,結合本實驗原理,裝置Ⅱ比裝置Ⅰ優(yōu)越的地方有:無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對空氣的污染;裝置Ⅲ的優(yōu)點還有:可控制反應隨時進行,隨時停止。
(3)若要讓NO2充滿燒瓶,需要關閉開關c、打開a和b;由于在燒瓶中存在2NO2(g)N2O4(g) ΔH<0,在沸水中,平衡左移,顏色加深、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壓強增大,但是混合氣體的質量和密度不變。
(4)若要讓燒杯中的水進入燒瓶,則應減小燒瓶內的氣壓,所以可采取措施:關閉a和c,打開b,對燒瓶水浴
加熱,則一部分NO2氣體進入NaOH溶液進行反應,再降溫,則燒瓶中氣壓會減小,此時打開c,關閉b,水即進入燒瓶。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物質的分類分散系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 )
A.一支鋼筆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藍黑墨水,易出現堵塞
B.在河流入�?谔幰仔纬扇侵�
C.清晨,人們經常能看到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木枝葉所產生的美麗景象
D.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8烴及其有機物的命名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有機化合物A經李比希法測得其中含碳為70.59%、含氫為 5.88%,其余含有氧。現用下列方法測定該有機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分子結構。
方法一:用質譜法分析得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36。
方法二:核磁共振儀測出A的核磁共振氫譜有4個峰,其面積之比為1∶1∶1∶3。如下圖A。
方法三:利用紅外光譜儀測得A分子的紅外光譜,如下圖B。
(1)分子中共有 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氫原子。
(2)A的分子式為 。
(3)該物質屬于哪一類有機物 。
(4)A的分子中只含一個甲基的依據是 (填序號)。
a.A的相對分子質量
b.A的分子式
c.A的核磁共振氫譜圖
d.A分子的紅外光譜圖
(5)A的結構簡式為 。
(6)A的芳香類同分異構體有多種,其中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①能發(fā)生水解反應;②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甲基。則該芳香類A的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8烴及其有機物的命名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按系統(tǒng)命名法,有機物的命名為2,3,3,5,5
五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已知C—C鍵可以繞鍵軸自由旋轉,甲苯分子中最多有13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C.用溴水可以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D.菜籽油、牛油、甘油等都屬于酯,均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皂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7氮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凈化、收集的氣體是( )
A.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
B.濃氨水與氫氧化鈣固體反應制氨氣
C.亞硫酸鈉固體與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硫
D.銅與稀硝酸反應制一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6硫及其化合物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選項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象解釋或結論
A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
B把濃硫酸滴到pH試紙上試紙變紅濃硫酸具有酸性
C將充滿NO2的密閉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紅棕色變淺反應2NO2
N2O4的ΔH<0
D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白色沉淀
變?yōu)辄S色溶度積:AgI比
AgCl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5富集在海水的元素-氯溴碘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可通過實驗的方法加以確定,下列說法中可能錯誤的是( )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試液,紅色褪去,說明有H+存在
B.加入有色布條后,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淺黃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有Cl-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化學名師知識點精編 專題11電化學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2.0 mol·L-1,用石墨電極電解此溶液,當通電一段時間后,兩極均收集到22.4 L(標準狀況)氣體,則原溶液中c(K+)為( )
A.2.0 mol·L-1 B.1.5 mol·L-1
C.1.0 mol·L-1 D.0.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