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X、Y、Z三種液體的近似pH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X一定是酸或強酸弱堿鹽溶液 B.Y一定是90℃時的純水
C.Y液體一定呈中性 D.Z可能是Na2SiO3溶液
(2)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①NH4Cl②氨水③NH4HSO4,c(NH4+)大小順序正確的
是___________。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3)用鉑電極電解一定濃度的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在電解后的溶液中加適量水,能使溶液濃度恢復到電解前濃度的是___________。
A.NaOH B.CuSO4C.K2S D.NaCl
(4)比較填空(選填“>"或“ <"或"=”)
①2H2(g)+O2(g)= 2H2O(g)△H1和2H2(g)+O2(g)= 2H2O(l)△H2的△H大。骸鱄1 __________△H2。
②等體積等PH的溶液:a.鹽酸 b.硫酸,分別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
量多少:a___________b。
③常溫下兩種溶液:a.pH=4鹽酸 b.pH=4NH4Cl溶液,其中水的電離程度大。篴__________b。
④已知某可逆反應aA(g)+bB(g)cC(g)+dD(g)。當其它條件不變時,C的體積分數與溫度(T)和壓強(P)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a+b ______c+d。
(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 H2,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 H2(g) CO(g)+H2O(g) ,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問題:
①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應為_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③某溫度下,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有如下關系:3[c(CO2)c(H2)] =5[c(CO)(H2O)],判斷此時的反應溫度為___________℃。
④800℃,向容器內充入lmolCO2、lmolH2、lmol CO、lmolH2O,此刻反應的v正___________ v逆(填“>"或“<”或“=”)
(6)下圖所示為用惰性電極電解100mL 0.5mol·CuSO4溶液的裝置,b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若a電極共產生56mL(標準狀況)氣體,則所得溶液的pH =___________(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
【答案】 D B A > = < > 吸熱 700 < Cu2++2e-=Cu 1
【解析】(1)A.X的pH為1,小于7,呈酸性,可以是酸或強酸弱堿鹽溶液,也可能是酸式鹽溶液如NaHSO4,故A錯誤;B.溫度升高促進水的電離,90℃時的純水pH小于7,故B錯誤;C.沒有指明溫度,pH等于7的液體不一定是中性,故C錯誤;D.Z的pH為10,大于7,呈堿性,而硅酸鈉溶液顯堿性,所以Z可能是硅酸鈉溶液,故D正確;故選D。
(2)③中氫離子抑制銨根離子水解,銨根離子濃度最大;①中電離生成NH4+,且銨根離子水解程度很弱;②中氨水電離程度很小,NH4+生成的濃度最小,則c(NH4+)大小順序為③>①>②,故選B。
(3)A.電解NaOH溶液實質是電解水,電解結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適量水,能使溶液濃度和電解前相同,故A正確;B.電解硫酸銅實質是電解硫酸銅和水,電解結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適量水,不能使溶液濃度和電解前相同,故B錯誤;C.電解K2S溶液電解的是K2S和水,電解結束后加水不能恢復原溶液的濃度,故C錯誤;D.電解NaCl實質是電解水和氯化鈉,電解結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少量水,不能使溶液濃度和電解前相同,故D錯誤;故選A。
(4)比較填空(選填“>"或“ <"或"=”)
①氣態(tài)水轉化為液態(tài)水放熱,即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高,則△H1>△H2;
②等體積等PH的鹽酸和硫酸溶液中H+的物質的量相等產,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也相等,即a=b;
③常溫下,pH均為4的鹽酸和NH4Cl溶液中,影響水電離的因素是酸堿抑制水的電離,水解的鹽促進水的電離,水的電離程度大小關系是a<b:
④由圖示可知在相同溫度下,增大壓強,C的體積分數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即正方向是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故a+b>c+d;
(5)①因平衡常數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所以K=;
②化學平衡常數的大小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的方向移動,由表可知: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增大,說明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因此正反應方向吸熱;
③平衡濃度符合下式3[c(CO2)c(H2)] =5[c(CO)(H2O)]時,K==0.6,平衡常數只值受溫度的影響,當K=0.6時,根據表中數據,所以溫度是700℃,
④800℃,向容器內充入lmolCO2、lmolH2、lmol CO、lmolH2O,此時Qc==1>0.9,反應逆向進行,此刻反應的v正<v逆;
(6)如圖乙所示電解100mL0.5molL-1CuSO4溶液,發(fā)生的電解池反應為:2CuSO4+2H2O2Cu+O2↑+2H2SO4,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為陰極,溶液中銅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則b電極反應為Cu2++2e-=Cu;
若a電極產生56mL(標準狀況)氣體為氧氣,物質的量為0.0025mol,消耗氫氧根離子物質的量為0.01mol,溶液中生成氫離子物質的量為0.01mol,c(H+)==0.1mol/L,pH=-lg0.1=1。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某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由可移動的活塞隔成左、右兩室,左室充入等物質的量的氫氣和氧氣,右室充入一氧化碳和氧氣的混合氣。同時引燃左右兩室的混合氣,反應后恢復到室溫。反應前后活塞位置如下圖所示,則右室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和氧氣的物質的量之比可能是(液態(tài)水的體積忽略不計)
①1:1 ②1:2 ③1:3 ④3:1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堿式碳酸鈉鋁[NaaAlb(OH)c(CO3)d]可用作阻燃劑、抗酸劑等。其制備方法是:控制溫度、pH,向NaHCO3稀溶液中加入Al(OH)3,并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得堿式碳酸鈉鋁。
(1)堿式碳酸鈉鋁[NaaAlb(OH)c(CO3)d]中a、b、c、d之間的關系為________。
(2)堿式碳酸鈉鋁作為阻燃劑的可能原因:①在分解過程中大量吸熱;②本身及產物無毒且不可燃;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pH過高,則對產品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確定堿式碳酸鈉鋁的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準確稱取2.880 g樣品用足量稀硝酸溶解,得到CO2 0.448 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并測得溶液中含有0.02 mol Al3+。
②加熱至340 ℃以上時樣品迅速分解,得到金屬氧化物、CO2和H2O。當樣品分解完全時,樣品的固體殘留率(固體樣品的剩余質量/固體樣品的起始質量×100%)為56.9%,根據以上實驗數據確定堿式碳酸鈉鋁的組成(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種氣態(tài)烷烴的混合物,在標準狀況下其密度為1.03 g·L-1 ,則關于該混合物組
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有乙烷
C. 不可能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 D. 可能是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散質粒子大小在__________之間的分散系,叫膠體。制備 Fe(OH)3膠體是向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_, 停 止 加 熱 。 制 備 Fe(OH)3 膠 體 的 化 學 方 程 式 為: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1·L-1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處。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錐形瓶中,然后以0.1 mo1·L-1NaOH溶液進行中和,則所需NaOH溶液的體積
A.等于20mLB.大于20mLC.小于20mLD.等于5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吸熱反應2CO(g)=2C(s)+O2(g),設ΔH和ΔS不隨溫度而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B.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
C.任何溫度下都能自發(fā)進行D.任何溫度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鋼鐵在潮濕空氣中發(fā)生化學腐蝕而生銹
B. 用“以火燒之,紫青煙起”鑒別KNO3應用了焰色反應
C. 用灑水的方法減霾符合綠色化學理念
D. “始于唐代,產于涇縣”的宣紙的主要成分為醋酸纖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