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體積相同的NaCl、MgCl2、AlCl3溶液,要使氯離子完全沉淀,消耗同濃度同體積的硝酸銀溶液,則上述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A.1:2:3B.3:2:1C.2:3:6D.6:3:2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消耗等物質的量的AgNO3,可知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中含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相同,根據(jù)化學式計算物質的量,進而計算物質的量濃度之比。
分別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Cl-沉淀完全時,消耗等物質的量的AgNO3,可知NaCl、MgCl2、AlCl3三種溶液中含氯離子的物質的量相同,假設n(Cl-)=1mol,根據(jù)物質的化學式可知:n(NaCl)=1mol,n(MgCl2)=mol,n(AlCl3)=
mol,溶液的體積相同,則物質的量之比等于物質的量濃度之比,所以,三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c(NaCl):c(MgCl2):c(AlCl3)=1:
:
=6:3:2,答案選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是某種有機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圖。圖中的“棍”代表單鍵或雙鍵,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種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對該有機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有機物可能的分子式為C2HCl3
B.該有機物的分子中一定有
C.該有機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該有機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氫加成反應得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工腎臟可用間接電化學方法除去代謝產物中的尿素[CO(NH2)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為電源的負極
B. 電解結束后,陰極室溶液的pH與電解前相比將升高
C. 除去尿素的反應為:CO(NH2)2+2Cl2+H2O== N2+CO2+4HCl
D. 若兩極共收集到氣體0.6mol,則除去的尿素為0.12mol(忽略氣體溶解,假設氯氣全部參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芳香族化合物A()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由A制備有機化合物F的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條件略去)如圖所示:
(1)A的分子式是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
(2)D→E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
(3)已知G能與金屬鈉反應,則G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
(4)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5)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龍膽酸乙酯()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種,寫出其中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 。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與FeCl3溶液不發(fā)生顯色反應,但水解產物之一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②核磁共振氫譜有四組峰,且峰的面積之比為6:2:1:1。
(6)已知:。參照上述合成路線,設計一條以苯酚、乙醇為原料制備龍膽酸乙酯(
)的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用):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常見四種有機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甲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均褪色
B. 乙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均褪色,且反應類型也相同.
C. 丙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反應而褪色
D. 丁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在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固體,HS-濃度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稀釋溶液,水解平衡常數(shù)增大
B. Ksp(CuS)<Ksp[Cu(OH)2]
C. 升高溫度增大
D. 加入MgCl2固體,HS-濃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l-,某同學采用向溶液中先加HNO3,再加AgNO3,溶液的實驗方案,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有Cl-。對此結論,有人提出了質疑,設計了如下探究性實驗。
實驗一:向Na2S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編號 | Na2SO4溶液 | AgNO3溶液 | 現(xiàn)象 | ||
體積/mL | 濃度/(mol·L-1) | 體積/滴 | 濃度/(mol·L-1) | ||
① | 1 | l | 3 | 2 | 出現(xiàn)大量白色沉淀 |
② | 1 | 1 | 3 | 0.5 | 出現(xiàn)少量白色沉淀 |
③ | 1 | 1 | 3 | 0.1 | 有些許渾濁 |
④ | 1 | 1 | 3 | 0.0l | 無明顯變化 |
(1)實驗一中產生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
(2)學生設計了如下表格,對實驗一內容進行理論計算,請幫他完成表格。(表中不要留空格)。
[25℃時Ksp(Ag2SO4)=1.2×10-5,Ksp(AgCl)=1.8×10-10]
編號 | AgNO3濃度/(mol·L-1) | 稀釋后Ag+濃度/(mol·L-1) | 混合液中SO42-的最小理論檢出濃度/(mol·L-1) |
① | 2 | 0.2 | 0.0003 |
② | 0.5 | _______ | 0.0048 |
③ | 0.1 | 0.0l | 0.12 |
④ | _______ | 0.001 | _________ |
若向lmL某溶液中加入3滴0.1mol/LAgNO3溶液,分析上面數(shù)據(jù),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 (填字母序號)。
A.混合液中c(SO42-)=0.1mol/L時不會產生Ag2SO4沉淀
B.混合液中c(SO42-)=1mol/L時不會產生Ag2SO4沉淀
C.無論SO42-濃度大小都會產生Ag2SO4沉淀
D.若使用0.01 mol/LAgNO3溶液,可基本排除SO42-對Cl-檢驗構成的干擾
(3)將實驗一中編號③中的理論計算結果與現(xiàn)象對照,發(fā)現(xiàn)理論上大部分Ag+應該形成沉淀,這與“有些許渾濁”的現(xiàn)象相矛盾。為探究真相,在實驗一的基礎上繼續(xù)設計了以下實驗。
實驗二:
編號 | AgNO3溶液 濃度/(mol·L-1) | 現(xiàn)象 | 向沉淀中滴加硝酸后的現(xiàn)象 |
① | 2 | 出現(xiàn)大量白色沉淀 | 滴加稀硝酸,沉淀大量溶解;改加濃硝酸,沉淀較快消失 |
② | 0.5 | 出現(xiàn)少量白色沉淀 | 滴加稀硝酸,沉淀基本消失 |
對于Ag2SO4溶于硝酸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設,請完成假設一。(已知:H2SO4=H++HSO4-、HSO4-H++SO42-;假設二可能的原因是NO3-與Ag+形成配位化合物)
假設一:_____________。
假設二:NO3-對Ag2SO4溶解起作用。
(4)從下列限選試劑中選擇適當試劑并設計實驗方案,分別驗證假設一和假設二是否成立。請寫出實驗步驟和結論。(限選試劑:Ag2SO4固體、濃HNO3、NaNO3飽和溶液、CaSO4固體)
________________
(5)通過(4)的實驗,若證實假設一成立,請用平衡理論解釋Ag2SO4溶解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和滴定”原理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用I2O5可定量測定CO的含量,該反應原理為5CO+I2O55CO2+I2。其實驗步驟如下:
①取250 mL(標準狀況)含有CO的某氣體樣品通過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中在170 ℃下充分反應;
②用水一乙醇液充分溶解產物I2,配制100 mL溶液;
③量取步驟②中溶液25.00 mL于錐形瓶中,然后用0.01 mol·L-1的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消耗標準Na2S2O3溶液的體積如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滴定前讀數(shù)/mL | 2.10 | 2.50 | 1.40 |
滴定后讀數(shù)/mL | 22.00 | 22.50 | 21.50 |
(1)步驟②中配制100 mL待測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的名稱是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2O3標準液應裝在__________(填字母)中。
(3)指示劑應選用__________,判斷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氣體樣品中CO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__(已知:氣體樣品中其他成分不與I2O5反應:2Na2S2O3+I2=2NaI+Na2S4O6)
(5)下列操作會造成所測CO的體積分數(shù)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終點俯視讀數(shù)
b.錐形瓶用待測溶液潤洗
c.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沒有氣泡
d.配制100 mL待測溶液時,有少量濺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設計了如下系列實驗。
Ⅰ.(1)將鈉、鉀、鎂、鋁各1 mol分別投入到足量的同濃度的鹽酸中,試預測實驗結果:_____與鹽酸反應最劇烈,____與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出現(xiàn)黃色渾濁,可證明非金屬性:Cl____S(填“>”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Ⅱ.利用如圖裝置可驗證同主族元素非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
(3)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l>I,C中為淀粉—碘化鉀混合溶液,B中裝有KMnO4固體,則A中試劑為___________,觀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填現(xiàn)象),即可證明。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觀點考慮,此裝置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可用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氣。
(5)若要證明非金屬性:C>Si,則在A中加鹽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觀察到C中溶液 ________(填現(xiàn)象),即可證明。但有的同學認為鹽酸具有揮發(fā)性,HCl可進入C中干擾實驗,應在兩裝置間添加裝有 _________溶液的洗氣瓶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