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KNO3是氧化劑,N2是還原產(chǎn)物
B.每生成16 mol N2轉移30 mol電子
C.若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1.75mol,則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25mol
D.該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量之比為1:15

分析 10NaN3+2KNO3═K2O+5Na2O+16N2↑,NaN3氮元素化由-$\frac{1}{3}$升高到N2中的0價,是還原劑,發(fā)生氧化反應,對應氧化產(chǎn)物;2KNO3中氮化合價由+5降低到N2 中的0價,是氧化劑,發(fā)生還原反應,對應還原產(chǎn)物,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A.NaN3中所含的N元素化合價升高,是還原劑,N2是還原產(chǎn)物也是氧化產(chǎn)物,故A錯誤;
B.根據(jù)方程式可知當轉移10mol電子時生成N216mol,即每生成16 mol N2轉移10 mol電子,故B錯誤;
C.若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1.75mol,由反應可知,生成16molN2時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14mol,則該反應生成氮氣為$\frac{16×1.75}{14}$=2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25mol×(5-0)=1.25mol,故C正確;
D.該反應中10molNaN3是還原劑,生成氧化產(chǎn)物N2的物質的量是15mol;2molKNO3是氧化劑,生成還原產(chǎn)物N2的物質的量是1mol,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物質的量之比為15:1,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的概念,屬于基礎知識考查,明確發(fā)生的反應及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鍵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學鍵的強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H),化學反應的△H等于反應中斷裂舊化學鍵的鍵能之和與反應中形成新化學鍵的鍵能之和的差.參考以下表格的鍵能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化學鍵Si-OSi-ClH-HH-ClSi-SiSi-C
鍵能/kJ•mol-1460360436431176347
(1)比較下列兩組物質的熔點高低(填“>”或“<”)
SiC>Si; SiCl4<SiO2
(2)能不能根據(jù)鍵能的數(shù)據(jù)判斷單質Si 和化合物SiCl4的熔點高低?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物質熔點高低由構成物質的微粒間作用力決定,單質Si屬于原子晶體,原子間作用力是共價鍵;SiCl4屬于分子晶體,分子間作用力是范德華力,比共價鍵弱得多.因此不能都根據(jù)鍵能來判斷物質的熔點高低
(3)如圖立方體中心的“•”表示金剛石晶體中的一個原子,請在立方體的頂點用“•”表示出與之緊鄰的碳原子
(4)工業(yè)上高純硅可通過下列反應制取:SiCl4(g)+2H2(g)$\frac{\underline{\;高溫\;}}{\;}$ Si(s)+4HCl(g)計算該反應的反應熱△H為+23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請根據(jù)官能團的不同寫出下列有機物所屬類別.



③CH3CH2Br鹵代烴


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以菱鎂礦(主要成分為MgCO3,含少量FeCO3 )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鎂的實驗流程如下:

(1)濾液P中含有的陽離子有H+、Fe2+、Mg2+
(2)過程Ⅱ中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3)已知:
Mg(OH)2Fe(OH)3Fe(OH)2
開始沉淀的pH10.41.97.0
沉淀完全的pH12.43.29.0
過程Ⅲ中加入NH3•H2O調(diào)節(jié)溶液pH約為4,其目的是使Fe3+沉淀完全而Mg2+不沉淀.
(4)過程Ⅳ在800℃煅燒MgSO4,發(fā)生多個反應,產(chǎn)物除MgO外,還有SO2、CO2、CO、S等氣體產(chǎn)物,利用右圖裝置判斷煅燒產(chǎn)生的氣體.
①A中試管壁附著有淡黃色固體,該固體的化學式是S.
②B中盛放的溶液是(填字母)d.
a.NaOH 溶液    b.Na2CO3 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寫出800℃煅燒MgSO4,產(chǎn)生氣體產(chǎn)物是S 和CO的化學方程式MgSO4+3C$\frac{\underline{\;800℃\;}}{\;}$MgO+S↑+3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書寫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
①2,6-二甲基-4-乙基辛烷:CH3CH(CH3)CH2CH(CH2CH3)CH2CH(CH3)CH2CH3
②間三甲苯:
③2-甲基-1-戊烯:CH2=CH(CH3)CH2CH2CH3
④分子式為C8H10的芳香烴,苯環(huán)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種,寫出該芳香烴的結構簡式.
⑤相對分子質量為72且沸點最低的烷烴的結構簡式:CH3C(CH32CH3;
⑥用系統(tǒng)命名法給有機物命名為2-甲基-1,3-丁二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一種無機鹽A(只含四種元素)的組成,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
取少量無機鹽A,加入足量6%的H2O2溶液,充分反應后除了生成水外還有4種產(chǎn)物,分別是:氣態(tài)氧化物B,氣態(tài)單質C,鹽D和含氧強酸E.將B、C、D、E均通(加)入Ba(OH)2溶液中,B、D、E與Ba(OH)2生成了白色沉淀,再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只有B生成的沉淀溶解且放出氣體B.A、D的焰色呈紫色.C在標況下的密度為1.25g/L.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是KSCN,C的結構式為N≡N.
(2)A與雙氧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SCN+11H2O2=2CO2↑+N2↑+K2SO4+10H2O+H2SO4
(3)B與Ba(OH)2反應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CO2+Ba2++2OH-=BaCO3↓+H2O.
(4)一種短周期的金屬單質R在B、C中都能燃燒,則相同條件下,等體積的B、C完全反應消耗金屬單質R的質量比為2:3.
(5)請利用題中出現(xiàn)的物質[即A-E、H2O2溶液和Ba(OH)2溶液等]檢驗(NH42Fe(SO42晶體中含有Fe2+:取少量晶體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入KSCN 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再滴加H2O2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晶體中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已知常溫下0.1mol•L-1NaHA溶液的pH=9,則:c(Na+)═c(A2-)+c(HA-)+c(H2A)
B.等pH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_{4}^{+}$)=c(K+)=c(Ba2+
C.25℃,pH=12的氨水和pH=2的鹽酸等體積混合:c(Cl-)>c(NH${\;}_{4}^{+}$)>c(H+)>c(OH-
D.向AgNO3溶液中先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繼續(xù)滴加Na2S溶液,觀察到白色沉淀轉化為黑色,則溶解度大小關系為:Ag2S>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對應的實驗結論不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及其現(xiàn)象實驗結論
A取某鹵代烴少許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然后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鹵代烴與NaOH的乙醇溶液共熱生產(chǎn)了烯烴
B 向鋁制易拉罐中充滿CO2,然后向罐內(nèi)注入足量的濃NaOH,立即用膠布封住罐口,罐壁立即內(nèi)陷,一段時間后,罐壁又重新鼓起來 NaOH溶液即可吸收CO2,又可與金屬鋁反應產(chǎn)生氣體
C取2mL 0.1mol•L-1 AgNO3溶液,滴入1mL 0.1mol•L-1 KSCN溶液,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變紅溶液中仍然有SCN- 
D 將在空氣中灼燒過的呈黑色的銅絲趁熱插入盛有乙醇的試管中,銅絲變?yōu)榧t色,反復數(shù)次,試管中的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在此反應中銅絲作催化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物質A、B、C、D、E是由短周期元素構成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可發(fā)生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若條件①為點燃,目前60%的B都是從海水中提取的,氣體D可以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寫出C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上世紀60年代就有人將氣體D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源進行了試驗,制成D-空氣燃料電池系統(tǒng),總反應式為:D+O2→A+H2O(未配平),寫出此堿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2NH3+6OH--6e-=N2+6H2O.
(2)a.若條件①為加熱,E是一種兩性氫氧化物,氣體D是一種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其水溶液是 還原性酸,寫出D與NaOH等物質的量混合的離子方程式:H2S+OH-=HS-+H2O.
b.已知另一種還原性酸草酸為二元中強酸,草酸氫鈉(NaHC2O4)水溶液呈酸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草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呈中性時,溶液中存在:c(Na+)=c(HC2O4-)+c(C2O42-
B.NaHC2O4與NaClO溶液混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C2O4-+ClO-=HClO+C2O42
C.草酸銨溶液中:c(NH4+)=2c(H2C2O4)+2c(HC2O4-)+2c(C2O42-
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離子方程式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3)若條件①為常溫,B和D為同一種無色氣體,常溫下E的濃溶液可以使Fe鈍化,寫出過量Fe粉與E的稀溶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Fe+8HNO3(稀)$\frac{\underline{\;\;△\;\;}}{\;}$3Fe(NO32+2NO↑+4H2O;
已知常溫下A與B反應生成1molC的焓變?yōu)?57.07kJ/mol,1molC與H2O反應生成氣體D和E 溶液的焓變?yōu)?46kJ/mol,寫出A、B與水反應生成E溶液的熱化學方程式:4NO(g)+3O2(g)+2H2O(l)=4HNO3(aq)?H=?618.42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