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對大氣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該市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PM2.5,其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B、石油C、天然氣D、氫氣
考點: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開發(fā)
專題:
分析:化石燃料是指遠古的動植物在地底下經過幾億年的時間形成的燃料,據(jù)此分析.
解答: 解:化石燃料是指遠古的動植物在地底下經過幾億年的時間形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石燃料的分類,屬于識記型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能成功的是(  )
A、將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熱制乙酸乙酯
B、苯和濃溴水反應制溴苯
C、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觀察是否有淺黃色沉淀,判斷鹵代烴的類型
D、用CuSO4溶液和過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幾滴乙醛,加熱煮沸觀察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在熱的堿性溶液中,NaClO發(fā)生如下反應: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條件下NaClO2也能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其最終產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fā)生以下反應: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2I2由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元素在反應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Fe2+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只能做還原劑
C、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Br->Fe2+>Cl-
D、反應③中當有2molFe3+ 被還原時,有2mol I-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1的溶液中:Na+、[Al(OH)4]-、S2-、SO32-
B、水電離的濃度為 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H4+、SO32-
C、使石蕊變紅的溶液中:Fe2+、MnO4-、Na+、SO42-
D、中性溶液中:Fe3+、Al3+、I-、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jù)報道,最近摩托羅拉公司研發(fā)了一種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堿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電量可達現(xiàn)在使用的鎳氫電池或鋰電池的十倍,可連續(xù)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其電池反應為:2CH3OH+3O2+4OH-═2CO32-+6H2O,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放電時CH3OH參與反應的電極為正極
B、充電時電解質溶液的pH逐漸增大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8OH-=CO32-+6H2O
D、充電時每生成1 mol CH3OH轉移6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見鎳氫電池的某極是儲氫合金LaNi5H6 (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價均為零),電池反應通常表示為LaNi5H6+6NiO(OH)2 
放電
充電
LaNi5+6Ni(OH)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放電時儲氫合金作負極
B、充電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
C、充電時儲氫合金作陰極
D、1mol LaNi5H6參加放電,能提供12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 。
A、質量數(shù)為37的氯原子:
 
17
37
Cl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NH4Br的電子式:
D、對羥基苯甲醛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所學知識填空:
(1)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碳族(ⅣA)元素的一些性質呈現(xiàn)規(guī)律性變化.元素周期表中從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徑逐漸
 
,得電子能力逐漸
 
,失電子能力逐漸
 
. 同時,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易失電子的主族元素和易得電子的主族元素的中間,因此,元素的
 
性向
 
性遞變的趨勢很明顯.
(2)晶體硅是
 
色、有
 
光澤、硬而脆的固體,熔、沸點很高,硬度很大,這是因為它的結構類似于
 
.在常溫下,硅的化學性質不活潑,除氟氣、氫氟酸和
 
外,不能與其他物質反應.在加熱條件下,硅能跟一些金屬物質反應.
(3)二氧化硅是一種堅硬難熔的固體,化學性質不活潑,不與水反應,也不與
 
(氫氟酸除外)反應,但能與堿性氧化物、某些碳酸鹽和
 
反應生成鹽.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對應的水化物是
 
,其酸性比
 
還要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