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
解:Q、R、X、Y、Z為周期表中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的前四周期元素.已知:
①Q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Q為H元素;
②R的基態(tài)原子中電子占據三種能量不同的原子軌道,且每種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相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
22s
22p
2,則R為C元素;
③Y的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成對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
22s
22p
4,應為O元素;
④Z有“生物金屬”之稱,Z
4+離子和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數(shù)為22,應為Ti元素;
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X為N元素,
(1)H、C、O三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M是新裝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種有害氣體,M為HCHO,碳原子的孤電子對數(shù)為0,碳原子的σ鍵數(shù)為3,則碳原子采取sp
2雜化,空間結構為平面三角形,
H、C兩種元素組成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N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有機溶劑,則N為苯,苯是由苯分子直接構成的,則N在固態(tài)時的晶體類型為分子晶體,
故答案為:平面三角形;sp
2;分子晶體;
(2)R、X、Y三種元素的分別為C、N、O,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則C元素的最小,但N原子的電子排布中p軌道為半滿穩(wěn)定專區(qū),則失去1個電子更難,即三種元素中N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大,
故答案為:C<O<N;
(3)RY
2為CO
2,分子中有3個原子,價電子數(shù)為4+6×2=16,N
2O的分子中有3個原子,價電子數(shù)為5×2+6=16,則CO
2與N
2O互為等電子體,
故答案為:N
2O;
(4)CNO
-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可與NaClO溶液反應,生成N
2、CO
2等物質,由反應物與生成物,利用元素守恒、電荷守恒,則離子方程式為:2CNO
-+2H
++3ClO
-═N
2↑+2CO
2↑+3C1
-+H
2O,
故答案為:2CNO
-+2H
++3ClO
-═N
2↑+2CO
2↑+3C1
-+H
2O;
(5)因Z
4+離子和氬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Z的原子序數(shù)為22,即Z為鈦元素,其電子基態(tài)電子排布為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則外圍電子排布為3d
24s
2,
晶胞中Ba原子數(shù)目=1、Ti原子數(shù)目=8×
=1、O原子數(shù)目=12×
=3,故化學式為BaTiO
3,故晶胞質量=
g,故晶胞棱長=
=
cm,Ba原子處于4個立棱中心的O原子形成平面的中心(如圖所示的1,2,3,4號O原子),
故晶體中氧原子與鋇原子的最近距離為面對角線的一半,故最距離=
×
cm,
故答案為:3d
24s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