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所需的氫氣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經(jīng)多步反應(yīng)制得,其中的一步反應(yīng)為:

CO(g)+H2O(g)CO2(g)+H2(g) ΔH<0

反應(yīng)達到平衡后,為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確的是(  )

A.增加壓強 B.降低溫度 C.增大CO的濃度 D.更換催化劑

 

B

【解析】

試題分析:該反應(yīng)為氣體物質(zhì)的量不變的反應(yīng),壓強改變對平衡無影響,A錯誤;反應(yīng)ΔH<0,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轉(zhuǎn)化率增大,B正確;增大CO濃度,CO轉(zhuǎn)化率減小,C錯誤;催化劑的使用對平衡無影響,D錯誤。

考點:化學平衡移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省高三九月份化學月考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分子或離子中,能提供孤對電子與某些金屬離子形成配位鍵的是

①H2O ②NH3 ③Cl— ④CN— ⑤CO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HCO3-等離子。當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時,發(fā)現(xiàn)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右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只有Na2SO4

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C.a(chǎn)b段發(fā)生的離子反應(yīng)為:Al3++3OH-= Al(OH)3↓,

Mg2++2OH-= Mg(OH)2↓

D.原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必定有H+、NH4+、Al3+, 且Mg2+和Fe3+至少存在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望江中學同步課時練(人教選修4)4.1原電池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②③④四種金屬片兩兩相連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組成原電池。①②相連時,外電路電流從②流向①;①③相連時,③為正極;②④相連時,②上有氣泡逸出;③④相連時,③的質(zhì)量減少,據(jù)此判斷這四種金屬活動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望江中學同步課時練(人教選修4)2.3化學平衡移動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反應(yīng)2X(g)+Y(g)2Z(g)+Q,在不同溫度(T1和T2)及壓強(p1和p2)下,產(chǎn)物Z的物質(zhì)的量n與反應(yīng)時間t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T1<T2,p1<p2B.T1<T2,p1>p2 C.T1>T2,p1>p2D.T1>T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望江中學同步課時練(人教選修4)2.1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溫度時,在2 L容器中,某一反應(yīng)中A、B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由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得:

(1)在4 min末時,A、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A)    c(B);從0~4 min內(nèi)A、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化量Δc(A)    Δc(B)(以上填“>”“<”或“=”)。 

(2)從反應(yīng)開始至4 min時,A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  。 

(3)該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望江中學同步課時練(人教選修4)2.1 化學反應(yīng)速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一反應(yīng)物的濃度是2.0 mol·L-1,經(jīng)過4 min后,它的濃度變成1.68 mol·L-1,則在這4 min內(nèi)它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  )

A.0.2 mol·L-1·min-1

B.0.1 mol·L-1·min-1

C.0.04 mol·L-1·min-1

D.0.08 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安徽師大附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查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可逆反應(yīng)aA(g)+bB(g)cC(g)+dD(g)ΔH同時符合下列兩圖中各曲線的規(guī)律的( )

A.a(chǎn)+b>c+d T1<T2 ΔH<0

B.a(chǎn)+b>c+d T1<T2 ΔH>0

C.a(chǎn)+b<c+d T1>T2 ΔH<0

D.a(chǎn)+b>c+d T1>T2 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高三9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2分)某學生用0.1000mol/L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為如

下幾步:

A 移取20.00mL待測的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diào)節(jié)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

D.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調(diào)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shù)

F.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刻度

(1) 正確操作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寫) B- 。

(2) 滴定開始后,眼睛注視 ,判斷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3)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測鹽酸的濃度數(shù)值偏高的是

A 堿式滴定管未用標準溶液潤洗就直接注入標準液

B 滴定前盛放HCl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有少量水殘留

C 堿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D 讀取氫氧化鈉溶液時,開始仰視讀數(shù),滴定結(jié)束時俯視讀數(shù)

(4)滴定開始和結(jié)束時,堿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圖C所示,則終點讀數(shù)為 mL,所測鹽酸溶液的濃度為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