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氯氣與堿溶液反應,在低溫和稀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和Cl-,在75℃以上和濃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3-和Cl-.利用裝置Ⅰ制備氯氣,通過裝置Ⅱ中的飽和Ⅱ水除去氯氣中雜質氣體HCl,氯氣通入裝置Ⅲ的d裝置中的氫氧化鉀溶液控制溫度75℃以上發(fā)生反應生成氯酸鉀,剩余氯氣通過裝置Ⅳ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過量氯氣,避免污染空氣,
(1)①Ⅰ中是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氯氣的發(fā)生裝置;
②裝置Ⅱ是飽和食鹽水用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避免影響生成氯酸鉀的產量;
③拆解裝置Ⅰ前為了防止大量氯氣逸出,可以利用裝置Ⅳ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從分液漏斗加入吸收剩余的氯氣;
④在75℃以上氯氣和濃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3-和Cl-,所以混有雜質為氯化鉀;
(2)已知堿性條件下,ClO-有強氧化性,而ClO3-氧化性很弱,堿性條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結合生成產物的性質和檢驗設計實驗方案;
①測定產品KClO3的純度,樣品中含次氯酸鉀,加入過氧化氫會和次氯酸根離子發(fā)生反應,煮沸過程中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②ClO3-+6I-+6H+=Cl-+3I2+3H2O,2S2O32-+I2=S4O62-+2I-,依據(jù)離子方程式定量關系計算,注意溶液體積的變化.
解答 解:氯氣與堿溶液反應,在低溫和稀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和Cl-,在75℃以上和濃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3-和Cl-.利用裝置Ⅰ制備氯氣,通過裝置Ⅱ中的飽和Ⅱ水除去氯氣中雜質氣體HCl,氯氣通入裝置Ⅲ的d裝置中的氫氧化鉀溶液控制溫度75℃以上發(fā)生反應生成氯酸鉀,剩余氯氣通過裝置Ⅳ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過量氯氣,避免污染空氣,
(1)①Ⅰ中是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氯氣的發(fā)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故答案為:Cl2;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②裝置Ⅱ是飽和食鹽水用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避免影響生成氯酸鉀的產量,若取消裝置Ⅱ,對本實驗的影響是雜質HCl氣體消耗氫氧化鉀,使KClO3產率降低,
故答案為;雜質HCl氣體消耗氫氧化鉀,使KClO3產率降低;
③拆解裝置Ⅰ前為了防止大量氯氣逸出,可以利用裝置Ⅳ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從分液漏斗加入吸收剩余的氯氣,Cl2+2NaOH=NaCl+NaClO+H2O,將裝置Ⅳ中的溶液從分液漏斗中注入圓底燒瓶吸收剩余氯氣,
故答案為:將裝置Ⅳ中的溶液從分液漏斗中注入圓底燒瓶;
④在75℃以上氯氣和濃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3-和Cl-,所以混有雜質為氯化鉀,
故答案為:KCl;
(2)已知堿性條件下,ClO-有強氧化性,而ClO3-氧化性很弱,堿性條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結合生成產物的性質和檢驗設計實驗方案;
①測定產品KClO3的純度,樣品中含次氯酸鉀,加入過氧化氫會和次氯酸根離子發(fā)生反應,步驟2的目的是除去ClO-,煮沸過程中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frac{\underline{\;\;△\;\;}}{\;}$2H2O+O2↑,
故答案為:除去ClO-;2H2O2$\frac{\underline{\;\;△\;\;}}{\;}$2H2O+O2↑;
②ClO3-+6I-+6H+=Cl-+3I2+3H2O,2S2O32-+I2=S4O62-+2I-,依據(jù)離子方程式定量關系計算,
ClO3-~3I2~6S2O32-,
1 6
n 0.5000mol•L-1 ×0.02000L
n=$\frac{0.01}{6}$mol,
250ml溶液中所含KClO3的物質的量=$\frac{0.01}{6}$mol×$\frac{250}{25}$=$\frac{0.1}{6}$mol,
2.45g樣品中KClO3的含量=$\frac{\frac{0.1}{6}mol×122.5g/mol}{2.45g}$×100%=83.3%,
故答案為:83.3%.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物質成分的實驗探究分析,實驗探究、實驗步驟、實驗計算等知識點,主要是氧化還原反應產物的生成和判斷,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釩、鉻、錳、鐵等難熔金屬通常采用鋁熱法煉制 | |
B. | 煉鋼和煉鐵都是采用還原劑將鐵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區(qū)別在于煉鋼時選用的還原劑的還原性更強 | |
C. | 由于鈉、鎂、鋁等金屬化學性質太活潑,人們通常采用電解熔融狀態(tài)下的氯化物的方式來獲取它們的單質 | |
D. | 煉鐵時加入的焦炭除了提供熱量外,還用來制造還原劑一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氣體的分子數(shù)目為0.2NA | |
B. | 常溫常壓下,1 L0.1mol•L-1的硝酸銨溶液中氮原子數(shù)目為0.2NA | |
C. | 1 mol有機物中最多有6 NA個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 |
D. | 1 mol甲基( )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7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3 | B. | b+5 | C. | b+4 | D. | b一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H的單質存在H2、D2、T2三種同素異形體 | |
B. | 在該反應條件下,H2的還原性強于Fe的還原性 | |
C. | 該反應的能量變化關系可以用如圖表示 | |
D. | 1molFe與水蒸氣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6.02×10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目的 |
A | 在濃硫酸和稀硫酸中分別加入Cu片,加熱 | 比較稀、濃硫酸氧化性強弱 |
B | F2、Cl2分別與H2反應 | 比較氟、氯的非金屬性強弱 |
C | 把CO2通入到水玻璃中 | 比較碳、硅的非金屬性強弱 |
D |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別通入NH3 | 比較鎂、鋁金屬性強弱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元素能形成+7價的含氧酸及其鹽 | |
B. | Y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 | |
C. | Z元素的陰離子與同一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 | |
D. | R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