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元素。根據(jù)表中所列元素回答問題: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上表短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是______(填元素符號)。

(3)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酸性最強的物質(zhì)______(填化學式)。

(4)A、C、D三元素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該化合物中含有的作用力有______

(5)表中F、G、H元素可形成與Ar具有相同電子層結(jié)構(gòu)的簡單離子,這些離子的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6)E可在B、C形成的常見化合物中燃燒的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ⅣA Na HClO4 離子鍵、(極性)共價鍵 S2-Cl-K+ 2Mg+CO22MgO+C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H、BC、CO、DNaEMg、FS、GCl、HK,IBr,據(jù)此解答。

1BC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為:第二周期第ⅣA族;

2)金屬性強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位置,在短周期的已知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是Na,故答案為:Na

3)周期表已知的元素中非金屬性強、并且有最高價含氧酸的元素為Cl,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為HClO4,故答案為:HClO4;

4NaOH是離子化合物,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gòu)成,其中OH中含有極性共價鍵,所以NaOH的電子式為NaOH中含有的作用力為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

5S2、Cl、K+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原子序數(shù)越小,離子半徑越大,所以S2、ClK+的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S2ClK+,故答案為:S2ClK+

6Mg是活潑金屬,能與CO2反應(yīng)生成碳和氧化鎂,化學方程式為2Mg+CO22MgO+C,故答案為:2Mg+CO22MgO+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有下列幾種物質(zhì):

A. 金剛石和石墨 B. C2H6C5H12 C. C2H4C2H6 D. CH3CH2CH2CH3CH3CH(CH3)2 E.35Cl 37Cl

屬于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________,屬于同素異形體的是_________,屬于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屬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2)鉛蓄電池是目前機動車、船舶等不可缺少的動力能源,鉛蓄電池在放電時發(fā)生的電池反應(yīng)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則鉛蓄電池的負極為________,正極為________

(3)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①分子中的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沸點最高的氣態(tài)烷烴的結(jié)構(gòu)簡式____________;

②乙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

③苯與氫氣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④甲烷與氯氣生成一氯甲烷的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化學反應(yīng)A2(g)2B2(g)=2AB2(g)(A2B2、AB2結(jié)構(gòu)式分別A===A、B—BB—A—B),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yīng)的進行一定需要加熱或點燃條件

B. 該反應(yīng)若生成2molAB2(g)則放出的熱量為 (E1E2) kJ

C. 該反應(yīng)斷開化學鍵消耗的總能量大于形成化學鍵釋放的總能量

D. 生成2 mol B—A鍵放出E2 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通過煤的氣化和液化。能使煤炭得以更廣泛的應(yīng)用。

I.先將煤轉(zhuǎn)化為CO,再利用CO和水蒸氣反應(yīng)制取H2,反應(yīng)為CO(g)+H2O(g)CO2(g)+H2(g)

(1)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CO和水蒸氣,800℃時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

t/min

0

1

2

3

4

n(CO)/mol

0.80

0.64

0.50

0.20

0.20

n(H2O)/mol

1.20

1.04

0.90

0.60

0.60

從反應(yīng)開始到2min時,υ(H2)___________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

(2)相同條件下,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3mol水蒸氣、2molCO2、2mol H2,此時υ____υ(填“>”、“<”“=”)。

II.利用CO生產(chǎn)燃料甲醇(CH3OH),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CO(g)+2H2(g)CH3OH(g),圖a表示反應(yīng)中能量的變化,圖b表示一定溫度下,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CH3OH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1)在圖a中,曲線_____(填“a”“b”)表示使用了催化劑;該反應(yīng)屬于_______反應(yīng)(填吸熱放熱);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將反應(yīng)體系升溫,則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將_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序號)

起始充入的CO2mol

增加CO濃度,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當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時,反應(yīng)達到平衡

保持溫度和容積不變,再充入2molCO4mol H2,再次達平衡時 會減小

(3)若在相同情況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____mol CH3OH(g),可以達到上述同樣的平衡狀態(tài)。

(4)請在下圖中畫出平衡時甲醇的百分含量隨壓強的變化曲線,要求畫溫度不同的2條曲線(在曲線上標出T1、T2T1&t;T2)。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yīng)來探究條件對化學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實驗時,先分別量取兩種溶液,然后倒入試管中迅速振蕩混合均勻,開始計時,通過測定褪色所需時間來判斷反應(yīng)的快慢。該小組設(shè)計了如下方案其中t3 <t2 <t1

實驗編號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溫度

(℃)

溶液顏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s)

濃度(mol/L)

體積(mL)

濃度(mol/L)

體積(mL)

0.10

2.0

0.01

4.0

25

t1

0.20

2.0

0.01

4.0

25

t2

0.20

2.0

0.01

4.0

50

t3

請回答:

(1)已知反應(yīng)后H2C2O4轉(zhuǎn)化為CO2逸出,KMnO4轉(zhuǎn)化為MnSO4,每消耗1molH2C2O4轉(zhuǎn)移_______mol電子。當觀察到紫色剛好褪去,參加反應(yīng)的H2C2O4KMnO4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n(H2C2O4)n(KMnO4)=_________。

(2)實驗①測得KMnO4溶液的褪色時間為t1=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體積的變化,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反應(yīng)速率υ(KMnO4)=___________mol/(L·min)。

(3)根據(jù)表中的實驗②和實驗③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小組同學根據(jù)經(jīng)驗繪制了n(Mn2+)隨時間變化趨勢的示意圖,如圖a所示。但有同學查閱已有的實驗資料發(fā)現(xiàn),該實驗過程中n(Mn2+)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應(yīng)當如圖b所示:

該小組同學根據(jù)圖b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設(shè),并繼續(xù)進行實驗探究。

①該小組同學提出的假設(sh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你幫助該小組同學完成實驗方案,并填寫表中空白.

實驗編號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溫度

(℃)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固體

溶液顏色褪至無色所需時間(s)

濃度(mol/L)

體積(mL)

濃度(mol/L)

體積(mL)

0.20

2.0

0.01

4.0

50

_____

t4

③若該小組同學提出的假設(shè)成立,應(yīng)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能鑒別CO2SO2的是

A.品紅溶液B.澄清石灰水C.紫色石蕊試液D.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電化學氣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極為負極

B. b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O2+4e-+2H2O=4OH-

C. 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OH- 移向a

D. 該傳感器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質(zhì)溶液的pH值將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可逆反應(yīng):2A(g)B(g)+D(g)3種不同條件下進行,BD的起始濃度均為0,反應(yīng)物A的濃度隨反應(yīng)時間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實驗

序號

時間/min

濃度/molL-1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95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實驗1中,在10~20 min內(nèi),以物質(zhì)A表示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____mol·L-1·min-l,50 min時,v(正)____(填“<”“>”“=”)v(逆)。

(2)0~20 min內(nèi),實驗2比實驗1的反應(yīng)速率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3)實驗3比實驗1的反應(yīng)速率____(填),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HA溶液,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常溫下,HA電離常數(shù)為1.0×10-6

B. 點②所示溶液中:c(Na)< c(HA)+c(A)

C. 點③所示溶液中:c(Na)> c(A)> c(OH)>c(H)

D. 從點①到點③的滴定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