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物質(zhì)間發(fā)生化學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可制得不同產(chǎn)物的是(  )

A. 鈉和氧氣B. 鈉和氯氣

C. 鎂和氧氣D. 鈉和水

【答案】A

【解析】

A、鈉和氧氣常溫下反應生成氧化鈉,加熱時生成過氧化鈉,不同條件下制得產(chǎn)物不同,故A正確;

B、金屬鈉在氯氣中反應只能生成白色固體氯化鈉,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故B錯誤;

C、金屬鎂可以和氧氣反應只能生成氧化鎂,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故C錯誤;

D、金屬鈉和水反應只能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與反應條件無關(guān),故D錯誤;

答案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將海水淡化作飲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 利用太陽能使海水蒸餾淡化

B. 加明礬使海水中的鹽分沉淀而淡化

C. 利用電滲析法可以獲取淡化的飲用水

D. 將海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以除去所含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采用類似制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以環(huán)己醇制備環(huán)己烯 已知:

密度(g/cm3

熔點 (℃)

沸點 (℃)

溶解性

環(huán)已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環(huán)已烯

0.81

﹣103

83

難溶于水


(1)制備粗品 將12.5mL環(huán)己醇加入試管A中,再加入1mL濃硫酸,搖勻后放入碎瓷片,緩慢加熱至反應完全,在試管C內(nèi)得到環(huán)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 導管B除了導氣外還具有的作用是
②試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備精品 ①環(huán)己烯粗品中含有環(huán)己醇和少量酸性雜質(zhì)等.加入飽和食鹽水,振蕩、靜置、分層,環(huán)己烯在層(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入編號)洗滌.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將環(huán)己烯蒸餾即可得到精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鋅一空氣燃料電池可作電動車動力電源,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反應為2Zn+O2+2H2O+4OH=2Zn(OH)42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放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中K+移向負極
B.放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的pH 不變
C.充電時,陰極的反應為:Zn(OH)42+2e=Zn+4OH
D.充電時,當有4.48L 氧氣(標準狀況下)釋放出來時,則析出固體Zn為1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1 mol 能與3 mol H2在鎳作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
B.該有機物1 mol 能與1 mol H2在鎳作催化劑條件下發(fā)生加成反應
C.該有機物能與NaHCO3反應放出CO2
D.該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配制某植物營養(yǎng)液可補充氮、磷、鉀元素,其成分及含量如表所示:

成分

含量
(mg/L)

硝酸鈣

260

硫酸鉀

250

磷酸二氫銨
(NH4H2PO4
M=115g/mol

345

硫酸鎂

537

硫酸銨

237


(1)補充鉀元素的物質(zhì)是 , 其電離方程式為
(2)該營養(yǎng)液若在堿性土壤使用,會使氮肥肥效降低,其原因是
(3)該營養(yǎng)液中磷元素的濃度為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實驗Fe與水蒸氣反應,如圖所示.
(1)裝置A的作用是
(2)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堿石灰的作用是
(4)在D處玻璃管口點燃生成的氣體前,必須對該氣體進行 , 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5)當有16.8g 鐵粉參加反應時,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電視臺報道,繼“食鹽加碘”后,我國又將啟動“醬油加鐵”工程。“醬油加鐵”的意義是( )
①補充人體需要的鐵元素
②預防缺鐵性貧血病
③改善醬油的味道
④增加黑色素
⑤減少廚房污染物
⑥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全由非金屬元素構(gòu)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B. 某些分子中可能不存在任何化學鍵

C. 離子鍵和共價鍵可能同時存在于同一化合物中

D. 非極性鍵可能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