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探究黃色固體A(僅含三種元素)的組成和性質(zhì),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已知:a.氣體C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b.溶液D遇KSCN溶液顯血紅色
c.溶液D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質(zhì)量減少32g
請回答:
(1)A的化學式是_________。
(2)固體A與O2反應生成B和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3)少量Mg在氣體C中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固體產(chǎn)物中含有單質(zhì)、氧化物,有人認為還可能存在一種含氧酸鹽,請推測該鹽的成分,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_________。
【答案】 FeCuS2 4FeCuS2+13O22Fe2O3+4CuO+8SO2 MgSO3,取少量固體加鹽酸溶液,有氣體產(chǎn)生,證明存在MgSO3
【解析】36.8g固體A與足量氧氣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32g固體B,和氣體C,氣體C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說明C為二氧化硫,說明A中含有S元素;固體B被鹽酸溶解生成溶液D,溶液D遇KSCN溶液顯血紅色,D中含有Fe3+,則B中含有氧化鐵;溶液D中加入過量鐵粉,生成固體E和氫氣,其中含有紅色固體,說明溶液D中還含有Cu2+、H+,因此固體B中還含有氧化銅,則A中含有Cu、Fe和S三種元素;
(1)假設溶液D中含有的Fe3+和Cu2+、H+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x、y、z。生成的氫氣為0.5mol,則z=1mol。根據(jù)固體B的質(zhì)量為32g,有①×160g/mol+y×80g/mol=32g,溶液D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質(zhì)量減少32g,有②×56g/mol+×56g/mol- y×8g/mol=32g,根據(jù)①②解得,x=0.2mol,y=0.2mol,根據(jù)固體A的質(zhì)量為36.8g,則S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為=0.4mol,則A的化學式為FeCuS2,故答案為:FeCuS2;
(2)固體A與O2反應生成B和C的化學方程式為4FeCuS2+13O22Fe2O3+4CuO+8SO2,故答案為:4FeCuS2+13O22Fe2O3+4CuO+8SO2;
(3)少量Mg在二氧化硫中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固體產(chǎn)物中含有單質(zhì)、氧化物,可能是硫和氧化鎂,有人認為還可能存在一種含氧酸鹽,可能是氧化鎂與二氧化硫化合生成的亞硫酸鎂,驗證是否為亞硫酸鎂,可以取少量固體加鹽酸溶液,有氣體產(chǎn)生,證明存在MgSO3,故答案為:MgSO3,取少量固體加鹽酸溶液,有氣體產(chǎn)生,證明存在MgSO3。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鐵電池是一種新型可充電電池,與普通高能電池相比,該電池能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的放電電壓。 高鐵電池的總反應為:3Zn +2K2FeO4+8H2O3Zn(OH)2 +2Fe(OH)3+4KOH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放電時每轉(zhuǎn)移3 mol電子,正極有1mol K2FeO4被氧化
B. 充電時陽極反應為:Fe(OH)3-3e-+5OH-= FeO42-+4H2O
C. 放電時負極反應為:Zn-2e-+2OH-=Zn(OH)2
D. 放電時正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大多數(shù)有機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與碳原子或碳原子與其他原子相結(jié)合的化學鍵是( 。
A. 只有非極性鍵 B. 只有極性鍵
C. 非極性鍵和極性鍵 D. 只有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硅是帶來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從傳統(tǒng)材料到信息材料的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1)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工業(yè)生產(chǎn)粗硅的反應有:SiO2+2CSi(粗)+2CO↑,SiO2+3CSiC+2CO↑。若產(chǎn)品中單質(zhì)硅與碳化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則參加反應的C和SiO2的質(zhì)量之比為 。
(3)工業(yè)上可以通過如下圖所示的流程制取純硅:
①若反應I為 Si(粗)+3HClSiHCl3+H2,
則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整個制備過程必須嚴格控制無水無氧。SiHCl3遇水劇烈反應生成H2SiO3、HCl和另 一種物質(zhì),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③假設每一輪次制備1mol純硅,且生產(chǎn)過程中硅元素沒有損失,反應I中HCl的利用率為90%,反應II中H2的利用率為93.75%,則在第二輪次的生產(chǎn)中,補充投入HCl 和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鹽酸逐滴加入氨水中,下列離子濃度大小不合理的是
A. (NH4+)>c(OH-)>c(Cl-)>c(H+) B. c(NH4+)> c(Cl-)>c(OH-)>c(H+)
C. c(Cl-)>c(NH4+)>c(OH-)>c(H+) D. c(Cl-)> c(H+)>c(NH4+)>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