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_____ ____            _________。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     ___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_______                                                                _____。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     _(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下圖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6)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觀察到A瓶的溶液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

 

【答案】

(本題共18分)

(1)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2分)

(2)NH3的密度小于空氣(2分)     

(3)乙(2分)

(4)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已收集滿(或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生,則證明已收集滿)(2分 其中操作、現(xiàn)象、結論各1分)

(5)丙;  不能(4分    各2分)

(6)b   (7)褪色  (8)檢驗SO2是否除盡。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     ___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_______                                                               _____。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    _(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下圖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6)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觀察到A瓶的溶液                             。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題:(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     (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右圖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6)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觀察到A瓶溶液                              。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臨清三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題:(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    (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右圖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6)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觀察到A瓶溶液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屆山東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題:(18分,每空2分)

Ⅰ部分:

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

(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          

(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__填(“甲”、“乙”或“丙”)。

(4)檢驗氨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簡述操作方法、現(xiàn)象和結論)

                                                               

(5)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于加熱碳酸氫銨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___     (填“能”或“不能”)。

Ⅱ部分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右圖為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產物中是否含有SO2和CO2的部分裝置。

(6)實驗時,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a或b 填空)。

(7)可觀察到A瓶溶液                              。

(8)C瓶溶液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