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X、Y、Z、W、M、Q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短周期元素,常溫下,六種元素的常見單質中三種為氣體,三種為固體.X與M,W與Q分別同主族,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且X能與Y、Z、W分別形成電子數(shù)相等的三種分子,W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試回答下列問題:
(1)W、M、Q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Na>S>O(用元素符號表示).
(2)元素M和Q可以形成化合物M2Q,寫出M2Q的電子式
(3)Z、W、Q三種元素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中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H2O.(用分子式表示)
(4)W的一種氫化物含18個電子,該氫化物與QW2化合時生成一種強酸,其化學方程式為H2O2+SO2=H2SO4
(5)由X、Z、W、Q四種元素組成的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A,已知A既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又能與氫氧化鈉的濃溶液反應生成氣體,且能使氯水褪色,寫出A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H4++HSO3-+2OH- $\frac{\underline{\;\;△\;\;}}{\;}$NH3↑+SO32-+2H2O.

分析 X、Y、Z、W、M、Q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短周期元素,W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W為O元素;W與Q同主族,則Q為S元素;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X為H元素;X與M同主族,二者原子序數(shù)相差大于2,則M為Na;X能與Y、Z、W分別形成電子數(shù)相等的三種分子,考慮10電子微粒,則Y為C元素、Z為N元素,常溫下,六種元素的常見單質中三種為氣體,三種為固體,符合題意,據此解答.

解答 解:X、Y、Z、W、M、Q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六種短周期元素,W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W為O元素;W與Q同主族,則Q為S元素;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X為H元素;X與M同主族,二者原子序數(shù)相差大于2,則M為Na;X能與Y、Z、W分別形成電子數(shù)相等的三種分子,考慮10電子微粒,則Y為C元素、Z為N元素,常溫下,六種元素的常見單質中三種為氣體,三種為固體,符合題意.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Na>S>O,故答案為:Na>S>O;
(2)元素M和Q可以形成化合物Na2S,由鈉離子與硫離子構成,其電子式為:,故答案為:
(3)N、O、S三種元素的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分別為:NH3、H2O、H2S,O元素非金屬性最強,故H2O最穩(wěn)定,故答案為:H2O;
(4)W的一種氫化物含18個電子,該氫化物為H2O2,與SO2化合時生成一種強酸,應生成硫酸,其化學方程式為H2O2+SO2=H2SO4,故答案為:H2O2+SO2=H2SO4;
(5)由H、N、O、S四種元素組成的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A,A既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又能與氫氧化鈉的濃溶液反應生成氣體,且能使氯水褪色,A為NH4HSO3,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NH4++HSO3-+2OH- $\frac{\underline{\;\;△\;\;}}{\;}$NH3↑+SO32-+2H2O,
故答案為:NH4++HSO3-+2OH- $\frac{\underline{\;\;△\;\;}}{\;}$NH3↑+SO32-+2H2O.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綜合應用,涉及元素化合物推斷、原子半徑比較、電子式、化學方程式書寫等,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NaOH的電子式:
B.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均為16的硫原子:1616S
C.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
D.乙醛的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蘇丹紅是許多國家禁止用于食品生產的合成色素,其中“蘇丹紅Ⅱ號”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蘇丹紅Ⅱ號”說法正確的是( 。
A.屬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為C18H16N2O
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苯環(huán)上的一取代物共有12種
D.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與其電子層數(shù)相等.Y能分別與X、Z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3的共價化合物,常溫下YX3是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Z<Y<W,而離子半徑:W<Y<Z
B.含W的鹽溶液一定呈酸性
C.由X、Y、Z組成的鹽的水溶液呈酸性,則溶液中該鹽陽離子濃度大于酸根離子濃度
D.W和Y形成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共價化合物,具有耐高溫、抗沖擊、導熱性好等優(yōu)良性質,被廣泛應用于電子工業(yè)、陶瓷工業(yè)等領域,是一種原子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NA
B.常溫常壓下,8gO2含有4NA個電子
C.25℃時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數(shù)目為0.1NA
D.常溫常壓下,14g由N2與CO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室溫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1.5NA
B.標準狀況下,2.24LCl2與過量的稀NaOH 溶液反應,轉移電子總數(shù)為0.2NA
C.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數(shù)為0.2NA
D.標準狀況下,22.4L苯中C-H鍵數(shù)為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15、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W>Z>Y>X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Z>W>X
C.Z、W的氣態(tài)氫化物還原性:W>Z
D.四種元素的單質中,Z單質的熔沸點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14、一定條件下,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H2(氣)和2mol I2(氣),發(fā)生反應:H2(氣)+I2(氣)?2HI(氣),實驗過程中的速率與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陰影部分面積表示H2物質的量濃度的減少
B.反應達到限度時,H2、I2、HI的物質的量濃度比一定為1:1:2
C.當容器中密度保持不變時,說明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
D.若0~10s內,HI的平均速率為0.01mol/(L•s),10s時H2余1.9mol,則容器體積V為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的干餾是物理變化
B.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C.石油分餾能得到不同沸點范圍的產物
D.石油裂化主得到的是乙烯、丙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