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鑒別以下三種有機化合物的一組試劑是                  (     )

  CH3COO—          CH2=CHCH2—OH     —CH=CHCOOH

COOH                          OCH3

       乙酰水楊酸                   丁香酚                       肉桂酸

①銀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鐵溶液   ④氫氧化鈉溶液

A.②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①和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一)(1)下圖為常見儀器的部分結構(有的儀器被放大)

A圖中液面所示溶液的體積為
28.0
28.0
mL,用上述四種儀器中的某種測量一液體的體積,平視時讀數(shù)為N mL,仰視時讀數(shù)為M mL,若M>N,則所使用的儀器是
C
C
(填字母標號).
(2)粗鹽經(jīng)提純后得到NaCl溶液,再經(jīng)蒸發(fā)、結晶、烘干得精鹽.
①蒸發(fā)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質儀器的名稱為
蒸發(fā)皿
蒸發(fā)皿

②該同學將所得精鹽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實驗.實驗中需要用80mL l mol/L的NaCl溶液,配制過程中用托盤天平稱取的精鹽質量為
5.9
5.9
g,用于定容的玻璃儀器的規(guī)格和名稱為
100mL容量瓶
100mL容量瓶

(二)六個未貼標簽的試劑瓶中分別裝有以下稀溶液①FeSO4、②H2SO4、③BaCl2、④H2O2、⑤Al(NO33、⑥NaOH.
(1)某同學想不用其他試劑,僅通過用試管取少量上述溶液進行兩兩混合實驗而給試劑瓶貼上正確的標簽,他能成功嗎?
 (填“能”或“不能”).
(2)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一組在混合時,隨著試劑滴加的順序不同而出現(xiàn)明顯不同的現(xiàn)象.該組是
⑤和⑥
⑤和⑥
;有一組在混合時,隨著試劑滴加后的時間不同而出現(xiàn)明顯不同的現(xiàn)象,該組是
①和⑥
①和⑥
,其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3)鑒別后,該同學又用FeSO4做了三個體現(xiàn)Fe2+還原性的實驗,每次加入上述兩種已鑒別的物質的溶液與其混合.試寫出其中兩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Fe2++4H++NO3-═3Fe3++NO↑+2H2O
3Fe2++4H++NO3-═3Fe3++NO↑+2H2O
、
2Fe2++2H++H2O2═2Fe3++2H2O
2Fe2++2H++H2O2═2Fe3++2H2O

(4)實際上實驗室配制的FeSO4溶液不可長期保存,短期保存時可在FeSO4溶液配制時加入少量的上述
(填編號)防止水解,若能再加上
幾枚鐵釘
幾枚鐵釘
(填物質名稱)效果會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類鹽叫亞硝酸鹽.如亞硝酸鈉(NaNO2)等.它們廣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業(yè),在建筑行業(yè)用作防凍劑,在食品工業(yè)作防腐劑和增色劑;它是一種潛在致癌物質,過量或長期食用對人產(chǎn)生危害,由于亞硝酸鈉有咸味,外觀與NaCl相似,曾多次發(fā)生過被誤當食鹽食用的事件.
某同學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到以下相關信息:
亞硝酸及亞硝酸鹽的資料:
(1)HNO2是一種弱酸(比醋酸略強),且不穩(wěn)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
(2)HNO2能被常見的強氧化劑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種氧化劑,如能把氧化成I2
(3)AgNO2種難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
(4)NaNO2制備:
2NaOH+NO+NO2═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2NaNO3
 加熱 
.
 
2NaNO2+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中應含F(xiàn)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導致血紅蛋白中Fe2+轉化為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亞硝酸鹽是還原劑                  B.維生素C是還原劑
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         D.亞硝酸鹽被還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來區(qū)別NaNO2和NaCl的是
 

A.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來區(qū)別
C.在酸性條件下加入KI淀粉試液來區(qū)別
D.分別在這兩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為了測定某樣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標準KMnO4溶液進行滴定,試回答:
①KMnO4溶液在滴定過程中作
 
(填“氧化劑”“還原劑”),該滴定過程
 
(填“要”或“不要”)另加指示劑.
②若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目光俯視,則所得結果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某同學在家中欲進行鑒別NaCl與NaNO2的實驗,但他家中只有濃醋酸,請問該實驗能否成功?說明理由.
(5)現(xiàn)有氮的三種常見氧化物組成的混和氣體44.8L(體積已換算成標準狀態(tài)),其中N2O4、NO體積分數(shù)都為20%.
①將該氣體通入適量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應,則溶液中NaNO2的質量是
 
g;
②反應后的溶液蒸干灼燒則NaNO2物質的量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廈門市畢業(yè)班適應性考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I.莽草酸是有效應對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藥物“達菲”的重要成分。

(1)莽草酸中可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為______ (填名稱)。

(2)等物質的量的莽草酸、甲、乙分別與NaOH溶液完全反應,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

(3)寫出符合以下條件的莽草酸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

(i)鏈狀結構,含三種氫,有兩個甲基。

(ii)能與NaOH溶液反應。

II.PET為聚合物,用于生產(chǎn)礦泉水塑料瓶。PET生產(chǎn)流程如下圖:

已知:A、B、C、D、E都是苯的對位二元取代物,A為烴,E與鄰苯二甲酸互為同分異構體。

(4)B→C的反應類型為______。

(5)能鑒別C和D的試劑是______。

(6)E與乙二醇反應生成PET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0110 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在氮的化合物中,有一類鹽叫亞硝酸鹽。如亞硝酸鈉(NaNO2)等。它們廣泛用于印染、漂白等行業(yè),在建筑行業(yè)用作防凍劑,在食品工業(yè)作防腐劑和增色劑;它是一種潛在致癌物質,過量或長期食用對人產(chǎn)生危害,由于亞硝酸鈉有咸味,外觀與NaCl相似,曾多次發(fā)生過被誤當食鹽食用的事件。某同學查閱有關資料,了解到以下相關信息
試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正常的血紅蛋白中應含F(xiàn)e2+,若誤食亞硝酸鹽(如NaNO2),則導致血紅蛋白中Fe2+轉化為
Fe3+而中毒,服用維生素C可解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
A.亞硝酸鹽是還原劑 B.維生素C是還原劑 C.維生素C將Fe3+還原為Fe2+ D.亞硝酸鹽被還原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來區(qū)別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
A.測定這兩種溶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兩種試劑來區(qū)別
C.在酸性條件下加入KI淀粉試液來區(qū)別
D.分別在這兩種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3)為了測定某樣品中NaNO2的含量,可以使用標準KMnO4溶液進行滴定,試回答:
①KMnO4溶液在滴定過程中作________(填“氧化劑” “還原劑”),該滴定過程________(填“要”或“不要”)另加指示劑。
②若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目光俯視,則所得結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4)某同學在家中欲進行鑒別NaCl與NaNO2的實驗,但他家中只有濃醋酸,請問該實驗能否成功?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現(xiàn)有氮的三種常見氧化物組成的混和氣體44.8L(體積已換算成標準狀態(tài)),其中N2O4、NO體積分數(shù)都為20%。
①將該氣體通入適量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應,則溶液中NaNO2的質量是__________g;
②反應后的溶液蒸干灼燒則NaNO2物質的量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最新選擇題專項訓練


    2005年2月18日英國食品標準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蘇丹紅色素的食品可能誘發(fā)癌癥向消費者發(fā)出警告。我國也已開始追查含蘇丹紅色素的食品。所謂“蘇丹紅一號”實際上一般稱為“蘇丹一號”,是一種黃溶劑染料,按化學染料分類稱為溶劑黃14(C.L.Solvent,Yellow14),分子式為C16H12N2O,其化學結構屬偶氮類染料,是由苯胺重氮化后與2-萘酚偶合制得。有關蘇丹紅一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蘇丹紅一號在食品中能起到增色的作用,可在辣椒醬中用作添加劑

B.蘇丹紅一號的摩爾質量為248

C.蘇丹紅一號可用于溶解劑、機油、蠟和鞋油等產(chǎn)品的染色

D.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危害較大,因此應全面禁止使用。

      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shù),下述正確的是                                    

A.80g硝酸銨含有氮原子數(shù)為2NA

B.1L 1mol/L的鹽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氫分子數(shù)為NA

C.標準狀況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數(shù)為0.5 NA

D.在銅與硫的反應中,1mol銅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2 NA

   在pH =1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擬除蟲菊酯是一類高效、低毒、對昆蟲具有強

烈觸殺作用的殺蟲劑,其中對光穩(wěn)定的溴氰 

菊酯的結構簡式如右圖:

下列對該化合物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芳香烴                  B.屬于鹵代烴                

C.在酸性條件下不水解          D.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


  可以將反應Zn+Br2=ZnBr2設計成蓄電池,下列4個反應  ①Br2+2e=2Br-②2Br2e=Br2③Zn-2e=Zn2+④Zn2++2e=Zn其中表示充電時的陽極反應和放電時的負極反應的是 

A ②和③    B ②和①    C ③和①    D ④和①

  

   NaH是—種離子化合物,它跟水反應的方程式為:NaH+H2O→NaOH+H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并都產(chǎn)生氫氣。下列有關NaH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跟水反應時,水作氧化劑         B  NaH中H半徑比Li半徑小

C  跟液氨反應時,有NaNH2生成    D  跟乙醇反應時,NaH被氧化


  右圖是電解CuCl2溶液的裝置,其中c、d為石墨電極。則下列有關的判斷正確的是(  

A  a為負極、b為正極          B  a為陽極、b為陰極

C  電解過程中,d電極質量增加    

D  電解過程中,氯離子濃度不變

    下列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與對應的圖形相符合的是

A  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  H2S氣體通入氯水中

                 

C  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  CO2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是一種廣譜型的消毒劑,根據(jù)世界環(huán)保聯(lián)盟的要求ClO2將逐漸取代Cl2成為生產(chǎn)自來水的消毒劑。工業(yè)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應制得,在以上反應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  1︰1    B  2︰1    C  1︰2    D  2︰3

   天然維生素P(結構如圖)存在于槐樹花蕾中,它是一種營養(yǎng)增補劑。關于維生素P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可以和溴水反應      B  可用有機溶劑萃取

C  分子中有三個苯環(huán)    D  1mol維生素P可以和4molNaOH反應

    下圖中能驗證氯化鈉溶液(含酚酞)電解產(chǎn)物的裝置是

A、                                B、

C、                                D、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們高溫灼燒的產(chǎn)物相同。以下鑒別CuS和Cu2S兩種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將兩種樣品分別溶于硝酸,區(qū)別所產(chǎn)生的氣體

B、將兩種樣品分別溶于硝酸,區(qū)別溶液的顏色

C、取兩種同質量的樣品分別在高溫中灼燒,區(qū)別殘留固體的質量

D、取兩種同質量的樣品分別在高溫中灼燒,區(qū)別殘留固體的顏色

用惰性電極電解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Cu(OH)2后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pH。則電解過程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下列各組氣體或溶液用括號試劑加以鑒別,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紅溶液)B、酒精、醋酸、醋酸鈉(石蕊試液

C、氯化鈉、硝酸銀、碳酸鈉(稀鹽酸)  D、硫酸、硝酸鋇、氯化鉀(碳酸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