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分散系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銅溶液
C.氫氧化鐵膠體
D.酒精溶液

【答案】C
【解析】解:A、稀硫酸是溶液,不是膠體,故為丁達爾效應(yīng),故A錯誤; B、硫酸銅溶液是溶液,不是膠體,故為丁達爾效應(yīng),故B錯誤;
C、氫氧化鐵膠體是膠體,有丁達爾效應(yīng),故C正確;
D、酒精溶液是溶液,不是膠體,故為丁達爾效應(yīng),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膠體的重要性質(zhì)的相關(guān)知識點,需要掌握膠體的性質(zhì):①丁達爾現(xiàn)象(可用來鑒別膠體和溶液) ②布朗運動 ③電泳現(xiàn)象 ④膠體聚沉(加入電解質(zhì)、加入帶異種電荷的膠體、加熱,均可使膠體聚沉)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巴豆酸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CH3—CH=CH—COOH,F(xiàn)有氯化氫、溴水、純堿溶液、④2-丁醇、酸性KMnO4溶液,試根據(jù)巴豆酸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判斷在一定條件下,能與巴豆酸反應(yīng)的物質(zhì)是

A. 只有②④⑤B. 只有①③④C. 只有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CH3CH2OH+NaBr+H2SO4() CH3CH2Br+NaHSO4 +H2O

實驗室制備溴乙烷(沸點為38.4℃)的裝置和步驟如下:

①按下圖所示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向U形管和大燒杯里加入冰水;②在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濃硫酸,然后加入研細的13g溴化鈉和幾粒碎瓷片;③小火加熱,使其充分反應(yīng)。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yīng)時若溫度過高可看到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該氣體的化學式為

。

2)為了更好的控制反應(yīng)溫度,除用圖示的小火加熱,更好的加熱方式是__________。

(3)反應(yīng)結(jié)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溴乙烷呈棕黃色。將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待液體分層后,分液,取 (上層下層”)液體。為了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可選擇下列試劑中的 (填序號)。

ANa2SO3溶液 BH2O CNaOH溶液 DCCl4

(4)要進一步制得純凈的C2H5Br,可再用水洗,然后加入無水CaCl2干燥,再進行 (填操作名稱)。

(5)下列幾項實驗步驟,可用于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填序號)

①加熱 ②加入AgNO3溶液 ③加入稀HNO3酸化 ④加入NaOH溶液 ⑤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反應(yīng)式 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膳袛嗔W拥倪

原性從強到弱的順序是( )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

A. 鋁箔 B. 鐵鍋 C. 銅導線 D. 金項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金屬材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汞屬于金屬材料

B. 銅有良好的導電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電線

C. 鋁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鋁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

D. 鋁、鐵、銅都是銀白色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平衡:CH3COOH CH3COO+H+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加入水時,平衡向逆反應(yīng)方向移動

B. 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

C. 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減小

D. 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 )

A. 2—甲基—3—乙基丁烷B. 2—氯乙烷

C. 2,2—二甲基—1—丁烯D. 3—甲基—1—丁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NaCl、MgCl2、AICl3蘭種溶液,當它們的體積比為321時,三種溶液中Cl-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A. 3:4:3 B.1:1:1 C. 6:3:2 D. 1: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