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反應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的產物氣體通入BaCl2溶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 無沉淀生成 |
| B. | 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組成的混合物 |
| C. | 得到的沉淀是純凈物 |
| D. | 肯定沒有BaSO3生成 |
氧化還原反應. | |
分析: | 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三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應生成硫酸,氨氣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亞硫酸和氨水反應生成亞硫酸銨,所以通入氯化鋇溶液中,生成沉淀有亞硫酸鋇和硫酸鋇,以此來解答. |
解答: | 解:硫酸銨分解反應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反應后的混合氣體通入到BaCL2溶液中發(fā)生的是復分解反應, SO2+H2O+2NH3=(NH4)2SO3 、(NH4)2SO3+BaCl2=BaSO3↓+2NH4Cl、SO3+H2O+2NH3 =(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 由反應可知,設4mol(NH4)2SO4分解,生成1molN2,6molNH3,3molSO2,1molSO3, 二氧化硫轉化為亞硫酸銨,1mol三氧化硫轉化為硫酸銨消耗氨氣2mol,則4mol氨水和2mol二氧化硫反應生成2mol亞硫酸銨, 所以得到的沉淀為1mol硫酸鋇,2mol亞硫酸鋇,剩余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鋇反應生成亞硫酸氫鋇, 最后得到沉淀為1mol硫酸鋇,1mol亞硫酸鋇, 因此得到沉淀為BaSO3和BaSO4, 故選B. |
點評: | 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及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天然維生素P(結構簡式如圖)存在于槐樹花蕾中,它是一種營養(yǎng)增補劑,關于維生素P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以和溴水反應
B.可用有機溶劑萃取
C.分子中有三個苯環(huán)
D.1 mol維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生活是緊密相聯(lián)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防止中秋月餅等富脂食品氧化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決淡水供應危機,向海水中加凈水劑明礬可以使海水淡化
C.為了增強漂白粉的使用效果,在使用漂白粉時必須和鹽酸混合使用
D.今年春天,在我國南方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緩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碘化銀進行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品牌糖衣片補血劑,除去糖衣后顯淡藍綠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亞鐵,不含其它鐵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測定該補血劑中硫酸亞鐵的含量進行了以下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1)實驗時用18.4 mol·L-1的濃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 H2SO4溶液,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備的功能有 (填序號)。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B.長期貯存溶液
C.用來溶解固體溶質 D.常用來代替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
(3)在下列配制過程示意圖中,有錯誤的是(填寫序號) 。
| |||||
|
(4)下列說法正確的
A.洗滌燒杯2~3次,并將洗滌液移入容量瓶以減少誤差
B.某同學將濃硫酸稀釋后未冷卻至室溫便將溶液轉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濃度會偏低
C.定容時仰視觀察, 所配溶液濃度會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檢查是否漏液,具體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1)步驟②加入過量H2O2的目的: 。
(2)從紅褐色的懸濁液到最后的稱量,其過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為:
a. ,b. 洗滌,c. 灼燒,d. 冷卻
(3)若稱得固體的質量為ag,則每片補血劑中含硫酸亞鐵的質量為 。
Ⅲ.已知人體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學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亞鐵的補血劑時,同時服用維生素C,以利于鐵元素的吸收。試分析維生素C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容器中X元素構成的氣態(tài)單質X2分子有3種,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2、34、36.又知容器中3種分子數(shù)之比為15:4:1.由此可以確定的是( )
| A. | 若容器中X2全部轉化為它的同素異形體X3,那么X3的分子量有3種 |
| B. | 質量數(shù)為16的一種核素在此容器中的原子百分數(shù)為85% |
| C. | 只要容器中同位素組成不變,X原子在任何條件下發(fā)生重新組合,最后得到三種 X2,分子數(shù)之比總是15:4:1 |
| D. | 此容器中X2的平均分子量是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幾滴KSCN(SCN﹣是“類鹵離子”,與氯離子性質相似)溶液加入酸性的含有Fe3+的溶液中,溶液變成血紅色.將該紅色溶液分為兩份,①一份中加入適量KMnO4溶液,紅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紅色也褪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①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KMnO4將SCN﹣氧化,使[Fe(SCN)]2+消失 |
| B. | [Fe(SCN)]2+中Fe3+與SCN﹣以配位鍵結合 |
| C. | ②紅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具有還原性 |
| D. | SCN﹣在適當條件下可被還原為(SC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定量的氯氣通入30mL濃度為10.00mol/L的氫氧化鈉濃溶液中,加熱少許時間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體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 | 與NaOH反應的氯氣一定為0.3 mol |
| B. | n(Na+):n(Cl﹣)可能為7:3 |
| C. | 若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n mol,則0.15<n<0.25 |
| D. | n(NaCl):n(NaClO):n(NaClO3)可能為1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試管Ⅰ中先加入3mL 95%的乙醇, 并在搖動下緩緩加入2mL濃硫酸,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mL無水乙酸,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在試管Ⅱ中加入5ml 飽和的碳酸鈉溶液,按圖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對試管Ⅰ小火加熱3~5min后,改用大火加熱,當觀察到試管Ⅰ中有明顯現(xiàn)象時停止加熱。試回答:
(1)試管Ⅱ中的導管不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2)反應完畢后,振蕩試管Ⅱ,觀察到試管Ⅱ中的現(xiàn)象是 ;
(3)試管Ⅰ中加入濃硫酸的作用是 ;
(4)本實驗反應開始時用小火加熱的原因是 ________;(已知乙酸乙酯的沸點為77℃;乙醇的沸點為78.5℃;乙酸的沸點為117.9℃)
(5)試管Ⅱ中飽和Na2CO3的作用是
(6)寫出試管Ⅰ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利用實驗器材(規(guī)格和數(shù)量不限)能完成相應實驗的一項是
選項 | 實驗器材(省略夾持裝置) | 相應實驗 |
A | 燒杯、玻璃棒、蒸發(fā)皿 | CuSO4溶液的濃縮結晶 |
B |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濾紙 | 用鹽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
C |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容量瓶 | 用固體NaCl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