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①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分析 根據元素周期表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C、N、F、Mg、Al、S、Cl、Ar、K、Br,
(1)最不活潑的元素是稀有氣體元素;
(2)能形成兩性氧化物的元素是鋁,鋁和強堿溶液能生成偏鋁酸鹽;
(3)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由陰陽離子構成的晶體是離子晶體;
(4)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
(5)根據原子序數計算核電荷數之差.
解答 解:根據元素周期表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C、N、F、Mg、Al、S、Cl、Ar、K、Br,
(1)最不活潑的元素是稀有氣體元素Ar,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故答案為:;
(2)能形成兩性氧化物的元素是鋁,鉀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鉀,氫氧化鉀是強堿,鋁和氫氧化鉀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鉀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為:Al;2Al+2OH-+2H2O═2AlO2-+3H2↑;
(3)鎂和氯元素之間形成離子鍵,則氯化鎂的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4)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強,①、②、⑥、⑦四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Cl元素,所以Cl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其化學式為HClO4,
故答案為:HClO4;
(5)F的原子序數是9,其核電荷數是9,Br的原子序數是35,溴原子的核電荷數是35,所以二者核電荷數之差是26,
故答案為:26.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應用,明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本題關鍵,會運用元素周期律解答該題,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g甲烷中所含有的電子數目為10NA | |
B. | 常溫常壓下,4g氦氣所含有的質子數目為4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單質溴所含有的原子數目為2NA | |
D. | Fe-Cu和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中,若生成2gH2,則轉移的電子數目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分子式 | Na2O | Na2O2 |
物質的量 | 0.025mol | 0.025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反應吸熱,m+n<ρ+q | B. | 正反應吸熱,m+n>ρ+q | ||
C. | 正反應放熱,m+n<ρ+q | D. | 正反應放熱:m+n>ρ+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0% | B. | 70% | C. | 80% | D. | 9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稀鹽酸產生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32- | |
B. | 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共熱產生使?jié)櫇竦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一定有NH4+ | |
C. | 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
D. | 加入氯水,再加KSCN溶液顯紅色,一定有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直徑介于1 nm~100 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 |
B. | 制備Fe(OH)3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FeCl3溶液加熱煮沸 | |
C. | 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溶液和膠體 | |
D. | 溶液、膠體與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是其穩(wěn)定性,膠體屬于介穩(wěn)體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