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物質(zhì)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 )
A.126C和146C
B.氧氣和臭氧
C.甲烷和乙烷
D.正丁烷和異丁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小組欲測定某NaOH溶液的濃度,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用標準鹽酸(0.1000mol/L)溶液潤洗2遍,注入標準鹽酸,調(diào)節(jié)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或“0”以下刻度;將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也用該鹽酸溶液潤洗2遍;從酸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mL溶液到錐形瓶中.
②將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用待測NaOH溶液潤洗2遍,調(diào)節(jié)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或“0”以下刻度.
③向錐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劑,進行滴定并用pH計記錄pH變化.滴定至指示劑剛好變色,且并不馬上恢復原來顏色為止,記錄堿式滴定管液面讀數(shù).再繼續(xù)滴定,并記錄pH至無明顯變化為止.
重復上述取樣、滴定工作2次,記錄每次實驗所用堿溶液體積.
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有2根滴定管,其中(選填“a”、“b”)是酸式滴定管.
(2)滴定過程中,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應觀察(選填“a”、“b”).
a.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b.滴定管內(nèi)液面的變化
(3)該小組在步驟①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操作,由此造成測定結(jié)果(選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4)圖2中該滴定過程的滴定曲線是下列的(選填“a”、“b”).
(5)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 鹽酸標準液體積(mL) | 所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液的體積(mL) | |
滴定前 | 滴定后 | ||
1 | 20.00 | 0.50 | 20.70 |
2 | 20.00 | 2.00 | 22.00 |
3 | 20.00 | 1.00 | 20.80 |
則該小組計算得到NaOH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chǎn)物是Cr2O72-和Pb2+ , 則與1 mol Cr3+反應所需PbO2的物質(zhì)的量為( )
A.3.0 mol
B.1.5 mol
C.1.0 mol
D.0.7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金屬單質(zhì)A、B、C和氣體甲、乙、丙及物質(zhì)D、E、F、G、H,它們之間能發(fā)生如下反應(圖中有些反應的產(chǎn)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金屬元素A的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2)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反應③;反應⑤
(3)檢驗物質(zhì)G中陽離子的操作方法。
(4)實驗室制取黃綠色氣體乙的化學方程式為 , 在該反應中如有0.5 mol乙生成,轉(zhuǎn)移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mol。制取完畢,多余的乙將用D的水溶液來吸收,其離子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H+和H2是氫元素的四種不同粒子
B. 和 、石墨和金剛石均為同素異形體
C.1H 和 2H 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為同位素,物理性質(zhì)不同,但化學性質(zhì)幾乎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尾氣中NO產(chǎn)生的反應為:N2(g)+O2(g)2NO(g),一定條件下,等物質(zhì)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如圖曲線a表示該反應在溫度T下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表示該反應在某一起始反應條件改變時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溫度T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B.溫度T下,隨著反應的進行,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
C.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
D.若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是溫度,可判斷該反應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guān)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裝置A是氯氣的發(fā)生裝置,其中盛放濃鹽酸的儀器名稱是 , 請寫出該反應相應的離子方程式: .
(2)裝置B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同時裝置B也是安全瓶,監(jiān)測實驗進行時C中是否發(fā)生堵塞,請寫出發(fā)生堵塞時B中的現(xiàn)象: .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處依次放入物質(zhì)的組合應是(填字母編號).
編號 | Ⅰ | Ⅱ | Ⅲ |
a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堿石灰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b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無水硫酸銅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c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濃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d | 濕潤的有色布條 | 無水氯化鈣 | 干燥的有色布條 |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單質(zhì)的氧化性.反應一段時間后,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該現(xiàn)象(填“能”或“不能”)說明溴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于碘,原因是(用必要的文字和離子方程式回答).
(5)此裝置需要改進之處是: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量的濃硫酸與足量Zn充分反應時,有SO2和H2生成.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此進行研究.按圖組裝好實驗裝置,微熱試管A,觀察到C,D,E中均有氣泡產(chǎn)生;隨后氣泡量減少,品紅溶液褪色,D中先出現(xiàn)渾濁后渾濁消失;反應較長時間后,C,D,E中的氣泡量又會明顯增加.
試回答:
(1)裝置A中需用濃H2SO4 , 用兩種簡單的方法確定一瓶H2SO4一定是濃H2SO4: .
(2)從甲、乙中選擇合適的裝置填入B、C中,并進行正確連接,a接、接b,c接、接d;D、E兩支試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 .
(3)能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的實驗現(xiàn)象為;
反應較長時間后氣泡量又會明顯增加的原因是 .
(4)D中渾濁消失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