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5931  45939  45945  45949  45955  45957  45961  45967  45969  45975  45981  45985  45987  45991  45997  45999  46005  46009  46011  46015  46017  46021  46023  46025  46026  46027  46029  46030  46031  46033  46035  46039  46041  46045  46047  46051  46057  46059  46065  46069  46071  46075  46081  46087  46089  46095  46099  46101  46107  46111  46117  46125  109140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圖(一)(二)(三)是“我國部分災害分布”示意圖,圖(四)是“我國自然災害區(qū)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洪水災害、風暴潮分布

我國干旱災害分布

我國熱帶氣旋與臺風運行路線、泥石流災害、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分布

我國自然災害區(qū)劃

(1)將下列自然災害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第①②小題的相應空格內。

A.洪水

B.風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臺風

①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在我國分布地區(qū)最廣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圖(四)中,地區(qū)Ⅰ與地區(qū)Ⅲ共有的自然災害是________(多項選擇),在地區(qū)Ⅱ內________、________災害的分布地區(qū)最廣;與其他地區(qū)相比,地區(qū)Ⅳ________災害的分布最為集中。

②按所在的地球圈層與災害成因分類,在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發(fā)生在巖石圈中的是________,發(fā)生在大氣圈中的是________,發(fā)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多項選擇)

(2)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寫出我國加強防災設施建設的具體實例。(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我國是多自然災害的國家。讀相關材料,回答(1)~(3)題。

材料一 在過去的2200年間,我國共發(fā)生大水災1600多次,大旱災也有1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稱得上“風調雨順”的年份僅有7年,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災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材料二 2002年從3月18日傍晚起,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強的一次沙塵暴天氣過程,持續(xù)時間最長達100小時,甘肅局部地區(qū)能見度小于50米;20日一天內便給北京“輸送”了3萬噸沙土,北京人均分攤3千克。

材料三 2002年3月29日《中國環(huán)境報》以“高科技‘千里眼’鎖定沙塵暴”為題報道;我國對沙塵暴研究使用的方法與手段同發(fā)達國家并無太大區(qū)別,已建立了由激光雷達和地球同步氣象衛(wèi)星觀測信息接收站等組成的遙感系統(tǒng)和由25個監(jiān)測站組成的地面監(jiān)測網絡系統(tǒng),覆蓋了北方200多萬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1)水旱災害是我國嚴重的自然災害,它的頻發(fā)地區(qū)是________(填災害區(qū)名稱)。我國夏季多暴雨,暴雨在山區(qū)可能誘發(fā)泥石流、滑坡等________災害。目前人類尚不能控制水旱災害的發(fā)生。我國通過大規(guī)模的________和營造防護林等改善________的工程措施,以減輕災害的損失。

(2)試分析沙塵暴天氣形成的原因。為了減輕沙塵暴天氣的危害,可采取哪些對策?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對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和世界發(fā)達國家一樣,對大尺度天氣系統(tǒng)和大范圍自然災害的研究,目前水平處于

[  ]

A.跟蹤階段——實時報告事象的發(fā)生、過程、影響

B.探索階段——尋找科學的研究方法,憑經驗預測其發(fā)展變化

C.預測階段——根據發(fā)生機制,預測將發(fā)生的時間、強度、發(fā)展和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讀我國洪澇和干旱災害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洪澇災害分布圖

干旱災害分布圖

(1)我國受洪澇災害影響最廣的地區(q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_流域、_________盆地及東北平原也常遭受洪澇災害。

(2)受風暴潮災害影響最大的地區(qū)有東南沿海的_________省、_________省、_________省及江蘇省南部和上海市。

(3)干旱頻次大于30的地區(qū)是_________平原、_________平原及_________流域。

(4)我國水旱災害嚴重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氣候比較濕潤的_________氣候區(qū),其原因是_________的進退變化,常造成旱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回顧過去,我國人口多,對農產品需求量大。為了提高農業(yè)產出,一方面擴大耕地面積,毀林開荒,一方面對現(xiàn)有土地過分使用,造成土壤侵蝕和荒漠化。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67萬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50多億噸。荒漠化及荒漠化威脅的土地400多萬平方千米,相當于祖國的半壁河山!各種農作物對肥料的平均利用率為氮40%~50%,磷10%~20%,鉀30%~40%。這種大量的過分施用化肥的狀況不僅對土壤造成污染,也使土壤變得板結。

(1)以上資料反映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及原因是:

問題①________,產生原因________。

問題②________,產生原因________。

問題③________,產生原因________。

(2)根據資料計算,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________%,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除大量使用化肥外,還有________。

(3)資料中“對現(xiàn)有土地過分使用”主要指

[  ]

A.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的不合理灌溉

B.半濕潤地區(qū)的陡坡墾耕

C.草原區(qū)實際載畜量大大超過理論載畜量

D.亂伐森林,給土地“剃光頭”

(4)資料中“使土壤變得板結”的原因是施用化肥破壞了土壤的________結構,使土壤________性能減弱,肥力________。為避免此問題的出現(xiàn),較有效的辦法是________。

(5)近年來我國大范圍的強沙塵暴天氣屢屢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所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

(6)“三北防護林”可以對上述環(huán)境問題中的________起到控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目前我國土地荒漠地區(qū)面積達267.4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27.8%。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近年荒漠化土地面積不斷擴大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荒漠化反映了自然資源具有________特征。

(3)解決土地荒漠化,實現(xiàn)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依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8.975%,其中由于草原過度放牧所引起的就占荒漠化總面積的29.4%。

(1)材料中反映的荒漠化問題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2)根據材料思考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讀圖和資料,回答問題。

  1991年我國華東地區(qū)暴發(fā)特大洪水,災情最重的淮河、太湖流域有156個縣(市)、6858萬人受災。洪水沖毀房屋214萬間,造成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工業(yè)生產停滯,交通運輸中斷,居民生活困難。據統(tǒng)計,洪水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400億元。1994年,我國南北方相繼發(fā)生大洪水,受災較重的遼寧、河北等8。ㄗ灾螀^(qū))受災人數(shù)達1.39億人,倒塌房屋271萬間。據統(tǒng)計,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平均每年因洪水造成的房屋倒塌約200萬間,直接死亡約5500人,糧食減產約890萬噸。

(1)我國暴雨洪水災害嚴重的地區(qū)和較嚴重的地區(qū)大多分布在________風區(qū)和________流區(qū)域。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年暴雨日數(shù)在________日以上;其中南部沿海的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區(qū),年暴雨數(shù)在________日以上。

(2)我國北方有大面積的暴雨洪水災害嚴重區(qū),它北起________省的東南部和西南部,經河北、北京、山西、________,南達________省西部,還有________省的南部。

(3)近年來我國洪水災情頻發(fā),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洪災的形成有哪幾種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口越________,致災可能性就越大;經濟越________,損失就可能越嚴重。

(6)防治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下圖為1991年長江中下游梅雨期環(huán)流形式(圖a)和降水量分布(圖b)

(b)1991年5月19日至7月13日降水及分布

(1)圖a所示的高壓中心名稱是________。此時我國北方地區(qū)通常的天氣狀況是________,常出現(xiàn)的氣象災害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2)圖b所示,長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現(xiàn)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經常引發(fā)________等災害,反映了自然災害________的特點。

(3)如果圖a中的高壓系統(tǒng)加強,中心移動到江淮一帶,則江淮地區(qū)的天氣狀況最可能是________,常會出現(xiàn)________等氣象災害,原因是________。此時,我國華北地區(qū)多發(fā)生的自然災害通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呂梁山脈曾是一個著名的森林地區(qū),也是汾河的水源涵養(yǎng)地,F(xiàn)在呂梁山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區(qū)已不復存在。太行山上也曾有大片森林。4世紀時一次山洪暴發(fā),竟沖下上百萬棵大樹,被后趙統(tǒng)治者用于建造宮殿,經過歷代大量砍伐,如今難見長得大些的樹木了。

材料二 渭水上游的隴山山脈,秦漢時代一片蔥蘢。秦嶺及其北麓在漢代被人稱為“陸!。

然而,關中作為許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宮室,營筑墳墓,所耗樹木無法計數(shù)。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經明顯減少,航運也就不見記載。秦嶺北麓的森林亦早就沒影沒蹤了。

材料三 漫畫。

(1)根據以上材料信息,提出兩個地理問題(只提問題,不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我們應從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訓?

(3)請你用最簡練的語言給該漫畫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69

閱讀下列材料及圖,回答問題。

  有關資源表明,全球約有30%的土地因人類活動產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億噸。全世界每年運輸中遺散到海洋中的石油高達1000多萬噸,重金屬數(shù)百萬噸,還有很多的各種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約有230億噸,較20世紀初期增加了25%;與此同時,空氣中的顆粒物質、、CO和硫化氫等污染物,也在不斷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積以每年約1700萬的速度在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種生物滅絕。

(1)分析說明圖中字母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A________,B________。

(2)我國荒漠化土地類型有________和化學物質作用(包括工礦業(yè)開發(fā)與基礎建設所造成的退化土地)。

(3)大氣中增多引起全球變暖;其后果有:①導致________,②導致________,③可能導致干旱、洪澇、暴雨等災害事件的增加,④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

(4)當前世界森林面積正在不斷減少,減少速度最快的森林類型是________,由此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