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示意甲、乙兩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的緯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依照上題結(jié)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時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B.①時之后,乙地晝長短于甲地
C.③時之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于乙地
D.④時之后,乙地晝長開始變短
1.B
2.D
【解析】
試題分析:
1.正午太陽高度=900-緯度差,兩地的正午太陽高度之差也就是各自離當(dāng)天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之差的差。
當(dāng)太陽直射點位于兩地正中間的緯線時△H為0,當(dāng)太陽直射點離其中一點的緯度最近時,△H絕對值最大,當(dāng)太陽直射點在兩地緯線外側(cè)移動時△H不變。根據(jù)圖中△H的變化,△H最小為0時,說明太陽直射點位于兩地之間,甲、乙兩地的緯度垮了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qū)域!鱄最大值為400且一段時間不變,說明直射點離甲地近并在其外側(cè)移動,甲地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甲、乙兩地相差400!鱄最小值是-27,只有一個值,也就是直射點只能有最接近乙地的一天,不能移動到乙地外側(cè),這一天應(yīng)該是直射回歸線,乙地離該回歸線的緯度比甲地近270。由此可以推算出甲、乙兩地的緯度值可能是10°S、30°N(或10°N、30°S)。故選B。(如下圖L2、L2分別代表甲、乙的緯線)。
2.根據(jù)上題分析,依照上題結(jié)論甲地緯度10°S,乙地緯度30°N。甲地正午太陽高度一年中有兩次最大值900;①時之后太陽直射兩地正中的100N并向南移,有段時間乙地晝長長于甲地;③時之后太陽直射100N并向北移,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開始小于乙地;.④時之后太陽直射點自北回歸線開始南移,乙地晝長開始變短。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光照圖的綜合判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2014學(xué)年河南省光山二高高三上學(xué)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示意甲、乙兩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地的緯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依照上題結(jié)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時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
B.①時之后,乙地晝長短于甲地
C.③時之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于乙地
D.④時之后,乙地晝長開始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甲、乙兩地相似的地理特征有
( )
A.農(nóng)業(yè)比較發(fā)達 B.氣候較周邊地區(qū)涼爽
C.河流徑流季節(jié)變化大 D.植被以森林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2示意甲、乙兩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回答21~22題。
21.甲、乙兩地的緯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2.依照上題結(jié)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時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B.①時之后,乙地晝長短于甲地
C.③時之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于乙地 D.④時之后,乙地晝長開始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2示意甲、乙兩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之差(△H)在一年中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回答21~22題。
21.甲、乙兩地的緯度值可能是
A.20°N、20°S B.10°S、30°N
C.27°N、13°S D.15°S、25°N
22.依照上題結(jié)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時甲地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B.①時之后,乙地晝長短于甲地
C.③時之后,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于乙地 D.④時之后,乙地晝長開始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