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10分)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點46分左右,日本太平洋沿岸宮城縣北部發(fā)生里氏9.0級特大地震。這次地震引發(fā)海嘯并導致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對日本及周邊地區(qū)造成嚴重的核輻射。讀以上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日本多地震的原因。(4分)
(2)分析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造成的核輻射對溫州大氣和海域影響較小的原因。(6分)

(1)①位于(太平洋和亞歐)板塊(消亡)邊界(2分),②(多活動性斷層);地殼運動活躍(2分)(若答:位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上—給2分)
(2)①距離遠(2分);②溫州不在盛行風(西北風)的下風向(2分);③洋流的流向是從溫州沿海流向日本沿海(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的東部海域發(fā)生9.0級強烈地震并引發(fā)海嘯,受其影響,3月12日以來,福島核電站連續(xù)發(fā)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為主要的次生災害。據上述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各題。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大陸架內部         B.海嶺附近       C.海溝附近    D.海盆內部

世界氣象組織有關專家評估認為,福島核電站爆炸后的一周內,核污染物不會影響到我國。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污染物的輻射強度較低    B.受盛行風的影響

C.海洋稀釋降解能力強         D.距離我國遙遠

下列有關核能及其開發(f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核能能量密集,發(fā)電效益高    B.核能既是內能,又是新能源

C.核電站的地區(qū)適應性較強         D.核電站輻射強,不能確保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的大地震。超級強震引發(fā)浪高達10米以上的海嘯以及核泄漏事件,給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材料二  2011年08月16日(新華社)東非地區(qū)正遭遇60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出現大范圍饑荒,約有1200萬人正掙扎在饑餓導致的死亡線上。

    材料三 中新網2011年6月20日電 綜合消息,6月3日以來,南方部分地區(qū)相繼出現4次強降雨天氣過程,截至6月20日16時,此次災害已造成13省份175人死亡86人失蹤。

(1)材料中涉及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2)山區(qū)發(fā)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災害是              

     ①山體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庫決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根據材料三和圖17分析我國洪澇災害分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區(qū)域形成該洪澇災害的共同原因。

(4)當今世界,許多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度和成災強度不斷增高的人為原因是什么?

(5)如何做好自然災害的防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河北省衡水中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材料一 下圖為某日東亞地區(qū)等壓線(單位:百帕)分布圖,圖中虛線為鋒線。

(1)此圖所示季節(jié)為____(冬、夏)季,
此時韓國南部沿海地區(qū)的天氣狀 
              。(2分)
(2)在圖中涉及的區(qū)域范圍內大致沿130°E經線,自南向北所生長的典型植被應依次為:              林、            林、溫帶針闊混交林、            林;以上植被的變化是以         的變化為基礎的。(4分)
材料二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的東部海域發(fā)生9.0級強烈地震(如圖7)并引發(fā)海嘯,受其影響,3月12日以來,福島核電站連續(xù)發(fā)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為主要的次生災害。

(3)海嘯的形成原理可概括為:“俯沖板塊向上覆板塊下方俯沖運動,上覆板塊緩慢變形,不斷積累彈性能量,最終達到極限,上覆板塊彈起,形成巨大水柱,向兩側傳播,形成海嘯。”圖8中能正確表示海嘯形成順序的是(    )(1分)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C.甲丙乙丁D.丙甲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揚州市安宜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初測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的大地震。超級強震引發(fā)浪高達10米以上的海嘯以及核泄漏事件,給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材料二  2011年08月16日(新華社)東非地區(qū)正遭遇60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出現大范圍饑荒,約有1200萬人正掙扎在饑餓導致的死亡線上。
材料三 中新網2011年6月20日電 綜合消息,6月3日以來,南方部分地區(qū)相繼出現4次強降雨天氣過程,截至6月20日16時,此次災害已造成13省份175人死亡86人失蹤。

(1)材料中涉及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2)山區(qū)發(fā)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災害是              
①山體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庫決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3)根據材料三和圖分析我國洪澇災害分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區(qū)域形成該洪澇災害的共同原因。???
(4)當今世界,許多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度和成災強度不斷增高的人為原因是什么?
(5)如何做好自然災害的防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湖北武漢部分重點中學五校高一上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北京時間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fā)生了里氏 9.0 級的地震。地震引發(fā)巨大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此完成問題。

日本發(fā)生地震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國際標準時間為3月11日2時46分

B.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

C.北京晝長夜短

D.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