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 500千米,下圖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先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地質C.氣候D.水文
【小題2】在平原地區(qū),修建高速鐵路時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
A.減少噪音擾民B.較少占用耕地C.縮短運營里程D.保護野生動物
【小題3】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后,下列區(qū)段中,民航客運業(yè)受沖擊最大的是(  )
A.武漢—廣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蘭州—北京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A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道路的起伏和彎曲影響到列車的高速安全運行,又因道路的起伏和彎曲狀況主要是由地形的狀況來決定的,所以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先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地形,選項A正確。
【小題2】平原地區(qū)多良田,為了處理好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高速鐵路多采用高架方式,盡量減少占用耕地。選項B正確。
【小題3】首先保證所選區(qū)段間高鐵與民航這兩種客運方式都有(杭州到上海距離太近民航沒必要),其次要求距離越短高鐵優(yōu)勢越明顯。選項A正確。
考點:該題考查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表是我國甲、乙兩個省區(qū)農作物的播種面積(萬公頃)統(tǒng)計表,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甲省(區(qū))
乙省(區(qū))
水稻
240
 150
小麥
15
 43
糖料
作物
甘蔗
58
 0
甜菜
0
 17
 
【小題1】甲、乙兩省區(qū)分別是
A.江蘇、內蒙古B.湖北、西藏C.廣西、黑龍江D.河南、新疆
【小題2】有關甲、乙兩省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省耕地面積比乙省大B.甲省因雨水多,小麥種植面積小
C.甲省水熱條件比乙省差D.乙省因光照少,小麥種植面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近年來,我國出現的民工流動,主要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經濟因素C.交通因素D.氣候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芬瑟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總面積1630平方千米(如圖)。島上現在仍然保留著3萬年前的風貌;同時還分布著世界上唯一生長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小題1】關于芬瑟島上沙漠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是全球變暖,降水減少的結果
B.是地質變化和海浪堆積作用而形成的
C.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受熱帶雨林遷移農業(yè)的影響而形成
【小題2】芬瑟島分布著世界上唯一生長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熱帶雨林分布區(qū),種子傳播到此
②沙地土層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處延伸  
③來自海洋的盛行風帶來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暖流經過,有增溫增濕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小題1】圖中四省區(qū)中,臨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題2】圖中四省區(qū)中,緯度最高、位置最偏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題3】圖中四省區(qū)中,少數民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小題1】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

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B.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
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 D.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小題2】當地居民穩(wěn)定的用電來源于
A.水能 B.風能 C.地熱能 D.太陽能
【小題3】7月份該半島可能出現
A.臺風 B.極晝 C.成群的企鵝 D.冰川與巖漿相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我國臺灣島和海南島不同區(qū)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圖中序號代表島嶼的東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個區(qū)域。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小題1】代表北部區(qū)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題2】比較兩島中部地區(qū),臺灣島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是
A.季風環(huán)流更強B.地表面積分布更廣
C.緯度位置更接近多雨帶D.地形對氣流抬升更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國家地理頻道“探尋歐洲河流”攝制組到歐洲采訪,歷時一年,繪制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下圖,完成小題。

【小題1】圖中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題2】①、②、③、④四條河流依次位于
A.歐洲北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歐洲西部
B.歐洲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歐洲南部、歐洲東部
C.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區(qū)、歐洲東部、歐洲西部
D.歐洲東部、歐洲北部、歐洲西部、阿爾卑斯山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蒸發(fā)量指一定時段內,水分經蒸發(fā)而散布到空氣中的量。一般溫度越高、濕度越小、風速越大、太陽輻射越強蒸發(fā)量越大。讀“北京市1960—2010年蒸發(fā)量變化”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北京市近50年來蒸發(fā)量變化特點是
①增加②減少③城區(qū)比郊區(qū)大④郊區(qū)比城區(qū)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題2】北京城區(qū)蒸發(fā)量變化的原因是
A.全球變暖 B.濕度減小 C.霧霾增多 D.風速增大
【小題3】上述研究可運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術是
A.數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統(tǒng)
C.全球定位系統(tǒng) D.遙感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