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蚯蚓具有喜溫、喜濕的生活習性,最適宜的溫度為20~27℃,此時能較好地生長發(fā)育和繁殖。下圖為我國某地秸稈菌業(yè)循環(huán)利用模式圖。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小題。
【1】若充分考慮氣候特征,下列地區(qū)中適宜推廣該生產模式的是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雅魯藏布江谷地 D.江南丘陵
【2】該生產模式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的積極影響是
①增加農民收入 ②增加就業(yè)機會,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
③促進農業(yè)生產結構多元化 ④優(yōu)化農村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10月27日據美國boredpanda網站報道:號稱“世界干極”的智利塔卡馬沙漠,由于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赤道附近的偏東信風減弱,致使流向天平洋西部的溫暖海水滯留在東部),荒漠里休眠已久的各種花草瞬間綻放,形成“沙漠花!钡淖匀黄婢。
材料二 下圖位塔卡馬沙漠位置和相關地理景觀示意圖。
(1)分析2015年10月智利“沙漠花海”自然奇景的成因。
(2)說明甲地氣候特征及成因。
(3)智利最近計劃在沙漠中擬建一座水電站,并提出大膽構想:利用太陽能把海水抽到位于安第斯山脈頂峰的水庫,然后讓海水傾瀉而下用于發(fā)電。你是否贊同這種做法,請標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京津冀協同發(fā)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zhàn)略。結合京津冀相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京津冀三地產業(yè)規(guī)劃定位圖
材料二:水資源缺乏已成為制約京津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完工,通水。
(1)說明京津冀協同發(fā)展可能給河北帶來的影響。
(2)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分析南水北調對京津冀的有利影響。
(3)試分析促進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應該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對自然演化過和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的捕捉、監(jiān)測、描述、表達的能力迅速提高,為生產的發(fā)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下面關于全球定位系統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車輛跟蹤 B. 合理分配車輛
C. 降低能耗 D. 提高運營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中亞區(qū)域圖
材料二: 近幾年來中國內地一些傳統產棉區(qū)的棉花面積、產量在逐年下滑,棉花產能(指生產產品能力)過剩日益凸顯,歷經多年建設積累已形成的健全且規(guī)范的棉花收購、加工、營銷產業(yè)鏈,卻因“無米之炊”處在形將崩潰的邊緣。中亞地區(qū)盛產棉花,“一帶一路”推動我國與中亞地區(qū)棉花產能合作。
材料三: 近幾年,鳥類學家研究北京雨燕的遷徙路線。微型光感定位儀是研究的工具。工作原理是通過記錄環(huán)境光照強度的周期性變化即日出日落變化(記錄時間為北京時間),進而估測鳥類所處的地理位置(某地某日晝長有資料可查)。
(1)從社會經濟角度簡述中亞發(fā)展棉花種植優(yōu)勢。
(2)指出中亞產棉區(qū)的一種主要生態(tài)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
(3)推測我國與中亞地區(qū)棉花產能合作的措施。
(4)根據所學知識,說明估測鳥類所處的經緯度計算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
材料一 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大峽谷從谷底到頂部分布著各個時期的巖層,層次清晰,色調各異,并且含有各個地質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杰作,科羅拉多河在谷底洶涌向前,形成兩山壁立,一水中流的壯觀,其雄偉的地貌,浩瀚的氣魄,懾人的神態(tài),奇突的景色,世無其匹。
材料二 美國地形圖
(1)指出科羅拉多大峽谷景觀的主要價值。
(2)據美國旅游機構調查,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旅游入境客源市場,說明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城市化前、后水循環(huán)和城市景觀變化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化后較城市化前,水循環(huán)中的蒸發(fā)量和地下徑流量將有什么變化?其原因是什么?
(2)分析城市化后,對周圍農業(yè)帶來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間,南北半球氣壓帶、風帶移動的方向是( )
A.都向南移
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
C.都向北移
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合所給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 1950年 | 1970年 | 1990年 | 2025年 |
發(fā)達國家 | 50% | 66.6% | 72.6% | 80% |
發(fā)展中國家 | 17.0% | 25.4% | 33.6% | 57% |
(1)圖甲中虛線代表國家,實線代表國家。目前,兩類國家的城市人口數量和增長的情況是。
(2)圖乙說明世界上人口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數量變化的特點是。
(3)表格說明發(fā)達國家城市化的特點是 , 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