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被淺溝常布置在城市道路兩側和不透水地面周邊等地,與城市雨水管網或集水池相連。下圖為“植被淺溝示意圖”,箭頭表示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用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會使
A. a增加 B. b增加 C. c減少 D. d減少
【2】建設植被淺溝對城市的影響是
A. 增加地表水資源 B. 緩解城市內澇 C. 造成地面沉降 D. 加重熱島效應
【答案】
【1】AC
【2】AB
【解析】試題分析:
【1】聯系水循環(huán)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結合圖形可知,a為蒸發(fā)或者蒸騰作用,b為地表徑流,c為下滲,d為地下徑流;植被淺溝中的植被具備蒸騰作用,那么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a會增加;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土質較疏松,下滲量增加、地表徑流減少,即c增加、b減少;下滲量增加,那么地下徑流應該增加,即d增加,故選項AC正確。
【2】地面沉降與過度開采地下水等有關,與人為制造的植被淺溝無關,故排除選項C;植被比不透水地面熱容量大,可以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故排除選項D;由題干材料可知,植被淺溝與城市雨水管網或集水池相連,可以增加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而且可以把下滲的水資源收集起來加以利用,即可以增加水資源,故選項AB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始型”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為( )
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C.極高死亡率、極高出生率、極低自然增長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你乘火車從綿陽(31N)到海口(20N)參加全國地理知識競賽,火車經過的地方地球自轉線速度總體變化是( )
A. 越來越快 B. 越來越慢 C. 先變快后變慢 D. 先變慢后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枸杞是寧夏五寶之一,寧夏境內的中寧縣是我國著名的枸杞之鄉(xiāng),已經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據此分析該地區(qū)枸杞質地優(yōu)良的自然原因有()
A.科技創(chuàng)新,培育優(yōu)質品種B.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C.水源充足,黑土肥沃D.市場需求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平原生態(tài)農業(yè)種養(yǎng)結合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傳統(tǒng)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A. 商品谷物農業(yè) B. 季風水田農業(yè) C. 乳畜業(yè) D. 種植園農業(yè)
【2】從環(huán)境效益考慮,該農業(yè)生產模式的最大好處是
A. 延長了產業(yè)鏈,增加了經濟效益 B. 減少水土流失發(fā)生的頻率
C. 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D. 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中,直接反映出來的從階段Ⅰ到階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點是
A. 非農業(yè)人口增加 B. 中心商務區(qū)服務范圍擴大
C. 城市規(guī)模增加 D. 城市等級擴大
【2】據圖乙推斷,該城市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A. 溫室效應 B. 交通擁擠 C. 城市內澇 D. 住房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階段我國扶貧攻堅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如何讓建立起來的現代化產業(yè)基地交付村民后獲得可持續(xù)地發(fā)展。為解決此問題,扶貧期間須重點關注的農業(yè)區(qū)位是
A.市場B.政策C.勞動力素質D.科學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災害都發(fā)生在一定的地理區(qū)域內,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自然災害發(fā)生率會有很大的不同。結合所學的區(qū)域地理知識,完成:
干旱災害突出的地區(qū)有( )
A.非洲、西亞
B.南美、中亞
C.中歐、西亞
D.南亞、北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