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fā)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盛產稻米、枸杞、葡萄等名特優(yōu)產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經科學家觀測發(fā)現,銀川平原平均海拔有下降趨勢0.1—0.17mm/a,但平原的土層厚度卻在不斷加大。下圖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qū)域圖。

材料二:賀蘭山東麓是國內優(yōu)質釀酒葡萄的最佳生長地域,是繼河北昌黎、山東煙臺之后第三個被國家批準的葡萄酒原產地域保護區(qū)。下圖是寧夏某葡萄酒企業(yè)的生產模式圖。

(1)寧夏平原形成的主要內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當地發(fā)展農業(yè)不利的自然條件有哪些?(3分)

(3)說明賀蘭山被稱為銀川平原“守護神”的原因。(3分)

(4)圖中葡萄酒產業(yè)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        ,(1分)據材料二中的產業(yè)鏈簡要分析原因。(2分)

(5)材料二中產業(yè)鏈的主要優(yōu)勢是?(5分)

(6)寧夏產葡萄酒為了更好地占領國內國際市場,當地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答案】

 

(1)地殼不斷陷落(下陷),黃河泥沙不斷沉積

(2)降水少,水資源短缺;風沙;土地次生鹽堿化;寒潮(熱量不足)

(3)賀蘭山冬季可以阻擋西北冷空氣,減少寒潮影響;可以阻擋西側風沙的入侵;可以抬升東南季風,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補給。

(4)葡萄產地(葡萄種植園);葡萄不宜保存和長距離運輸、企業(yè)的廢棄物還田運費更低。

(5)資源深加工,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開展多種經營,增加了產出,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了廢棄物綜合利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6)引進或培育優(yōu)質葡萄,提高原料品質;引進或研究先進的釀造技術、提高葡萄酒品質;完善交通網絡建設;加強市場營銷、打造優(yōu)質品牌。

【解析】

試題分析:

(1)寧夏銀川周邊地區(qū)地殼不斷陷落(下陷),地勢變低,后期黃河攜帶泥沙不斷沉積形成當今寧夏平原。

(2)寧夏平原地處內陸,遠距離海洋遙遠,降水少,水資源短缺,多風沙,土地容易發(fā)生次生鹽堿化,而且寧夏平原緯度較高,屬于中溫帶,熱量不足,而且易受寒潮影響,發(fā)生凍害。

(3)賀蘭山位于寧夏平原西部,冬季可以阻擋西北冷空氣,減少寒潮影響,使銀川平原冬季降溫幅度減小,同時可以阻擋西側風沙的入侵,減小風沙危害,夏季可以抬升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形成地形雨,增加降水補給,給銀川平原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因而賀蘭山被稱為 銀川平原的“守護神”。

(4)葡萄酒產業(yè)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原料,即葡萄產地(葡萄種植園),因為葡萄屬于水果,不宜長期保存和長距離運輸,材料二中企業(yè)的廢棄物還田距離農田更近,運費更低,所以葡萄酒產業(yè)的主導區(qū)位因素是葡萄產地(葡萄種植園)。

(5)材料二中產業(yè)鏈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對資源實行了深加工,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同時開展多種經營,增加了產出,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高了經濟效益,而且實現了對廢棄物綜合利用,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6)寧夏產葡萄酒更好地占領國內國際市場,應該引進或培育優(yōu)質葡萄品種,提高原料品質,引進或研究先進的釀造技術、生產出品質優(yōu)良的葡萄酒,打造優(yōu)質品牌,加強市場營銷,完善交通網絡建設,有利于葡萄酒產品運往市場,形成自主的營銷網絡和廣闊的市場。

考點:本題考查中國區(qū)域地理、農業(yè)區(qū)位因素、可持續(xù)發(fā)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俄羅斯區(qū)域圖

材料二:甲、乙、丙河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統(tǒng)計

河名

各季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羅斯相關數據統(tǒng)計圖

(1)據材料一,說出俄羅斯東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徑流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3分)

(3)據材料三,評價俄羅斯亞洲部分發(fā)展經濟的優(yōu)勢條件。(2分)

(4)簡述俄羅斯人口遷移對流入地的主要意義。(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春秋時期,出現了鐵器和牛耕;同時,為了擴大水澆地的面積,預防水旱災害,各國(諸侯國)都興修水利……思想家墨子主張增殖人口。

材料2:明朝中后期,原產美洲的玉米.甘薯等農作物傳進我國。由于玉米。甘薯對土質.水分的要求不高,在丘陵.山區(qū)廣泛種植。

材料3:1952年國民收入總額為589億元,1990年為14429億元,增長23倍;人均國民收入1952年為104元,1990年為1271元,只增長11倍。

1.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來分析墨子主張增殖人口的合理性與我國目前實現“計劃生育”的必要性。

                                                                           

                                                                            。

2.分析玉米.甘薯等農作物傳進我國的利與弊。

                                                                       

                                                                        。                                                                          

3.材料3反映了什么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京津冀地區(qū)空間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二期報告中提出,以“首都地區(qū)”的觀念塑造合理的區(qū)域空間結構,構筑“一軸三帶”的空間發(fā)展骨架。

(1)試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在西部建設生態(tài)文化帶的原因。

(2)說出濱海新興發(fā)展帶與其他兩帶相比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俄羅斯區(qū)域圖

材料二:甲、乙、丙河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統(tǒng)計

河名

各季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羅斯相關數據統(tǒng)計圖

(1)據材料一,說出俄羅斯東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徑流季節(jié)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3分)

(3)據材料三,評價俄羅斯亞洲部分發(fā)展經濟的優(yōu)勢條件。(2分)

(4)簡述俄羅斯人口遷移對流入地的主要意義。(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