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火山爆發(fā)時從火山口向外涌出大量的巖漿,其發(fā)源地是( 。
A.地殼
B.地幔
C.地核
D.巖石圈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金沙江下游梯級開發(fā)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金沙江干流適于水電梯級開發(fā)的主要自然區(qū)位因素是( )
A. 珠三角地區(qū)能源短缺,電力缺口大
B. 位于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C. 徑流量豐富,且季節(jié)變化大
D. 該地區(qū)技術力量雄厚
【2】水庫建設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可能有( )
①庫區(qū)及周圍地區(qū)云量增多、濕度增加 ②上、下游間物種交流受到阻隔③流速減緩造成泥沙沉積于庫區(qū),河口三角洲面積萎縮 ④引發(fā)旱澇災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資源調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 圖中A、B、C代表我國的三大資源調配工程,A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B是_____________工程, C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
(2)簡析我國實施跨區(qū)域資源調配的地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B調運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該能源在這一區(qū)域十分豐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a、b、c、d四點分別表示我國的最西、北、東、南端。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四地中位于中俄邊境的是
A. a、b B. a、C C. b、C D. b、d
【2】當a地正處于黎明時,c地
A. 一定是正午 B. 一定是下午 C. 有可能是正午 D. 有可能是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農場的良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農場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 )
A.商品谷物農業(yè)
B.混合農業(yè)
C.大牧場放牧業(yè)
D.水稻種植業(yè)
(2)該農場成為良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可以根據(jù)市場需求決定多種小麥還是多牧羊
②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加工多種經營的生產結構
③農場內土地交替種植小麥、牧草或休耕
④羊糞還田,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所繪的“25°N附近某小區(qū)域示意圖”,為正確標注該圖的指向標,同學們測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別在X、Y方向。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該圖的指向標是
A. B. C. D.
【2】【2】河流XO段的流向為
A. 由東南流向西北 B. 由西南流向東北 C. 由西北流向東南 D. 由東北流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生物圈的說法,敘述正確的是( )
A.單獨占有一定的空間
B.與水圈、大氣圈、巖石圈平行
C.由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構成
D.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并不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伊犁河谷被譽為“西域濕島”、“塞外江南”。
材料二:新疆局部等高線地形示意圖。
材料三: 阿克蘇地區(qū)位于塔里木河腹地,是新疆重要的綠洲帶,在維吾爾語里阿克蘇意為“清澈的水”。阿克蘇蘋果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以上,其采摘時間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而內地蘋果由于氣溫過高而采摘時間都在8-9月。目前阿克蘇市全面推廣“互聯(lián)網+特色農產品”營銷模式,農村電商已經成為當?shù)剞r民增收、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1)運用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伊犁河谷被譽為“西域濕島”、“塞外江南”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克蘇地區(qū)蘋果品質優(yōu)良的原因,并說明“互聯(lián)網+特色農產品” 模式在營銷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