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7年5月,號稱“走錯一個匝道,就是重慶一日游”的黃桷灣立交橋完工,五層落差近40米,匝道20條,旋繞多,復雜程度火遍全國。據(jù)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普通道路相比,該立交橋的主要作用是
①少占地 ②緩解交通擁堵 ③降低噪聲 ④減緩行車速度,提高安全性 ⑤樞紐分流,提高通暢度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2】導致重慶黃桷灣立交橋復雜程度高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形復雜 B. 河網密布 C. 人口密集 D. 交通量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1】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結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大氣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水圈是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
D. 各圈層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2】【2】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jù)是
A. 地球內部溫度的變化 B. 地震波速度的變化
C. 地球內部組成物質的變化 D. 地球內部壓力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當陽光照射地球情況如圖1中甲所示時,地球運行在乙中的( )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2)在一年中,徐州這一天的( )
A.晝最短,夜最長
B.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
C.氣溫最低
D.同一物體正午時的影長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為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圖,乙為我國某地傳統(tǒng)民居,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于各區(qū)域傳統(tǒng)生產、生活習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區(qū)域的耕地以旱地為主
B.②區(qū)域的居民的主食為米飯
C.③區(qū)域東部的居民喜歡摔跤比賽
D.④區(qū)域的林業(yè)生產非常發(fā)達
(2)圖乙中的傳統(tǒng)民居,主要分布于圖甲中的( )
A.①區(qū)域
B.②區(qū)域
C.③區(qū)域
D.④區(qū)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四地受氣壓帶和風帶控制時間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示四地( )
A. 甲地緯度最高 B. 乙地適宜發(fā)展種植業(yè)
C. 丙地位于南半球 D. 丁地多水蝕地貌
【2】上圖示四地氣候特征最接近的是( )
A. 甲地與丙地 B. 甲地與丁地
C. 乙地與丁地 D. 乙地與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世界某區(qū)域內著名湖泊,圖乙表示該湖泊水位季節(jié)變化情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該湖泊水位季節(jié)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為影響
B.氣溫變化
C.降水變化
D.風沙影響
(2)近年來,①②兩線的距離逐漸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該地區(qū)冬季降水量減少
B.該地區(qū)夏季降水量增加
C.河流入湖泥沙量增多
D.農業(yè)結構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歷史上,北京城是雨燕的繁殖棲息地,因此北京雨燕是北京的標志性物種,鼎盛時期曾達到五萬只,但目前僅有三千只左右。雨燕最早居住在懸崖峭壁的洞穴中,而這座古老皇城的高大建筑,則為它們提供了巖穴之外的最佳住所。每年7月中下旬開始,北京雨燕在完成繁殖任務后便開始越冬遷徙,于10月初抑郁抵達越冬地--非洲大陸南端。下圖是北京雨燕遷徙路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京雨燕遷徙選擇繞行非直線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避開天敵 B. 水源充足 C. 節(jié)省體能 D. 遠離人類
【2】北京雨燕越冬地的本息環(huán)境主要是
A. 森林 B. 草原 C. 苔原 D. 冰原
【3】上世紀50年代以來北京城雨燕大幅減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天敵增多 B. 人為獵殺 C. 氣候變暖 D. 舊城改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