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6年5月,我國南方出現(xiàn)大范圍持續(xù)性強降雨過程、引發(fā)洪澇、風雹等災害,此次過程造成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5省(自治區(qū))多個地市受災嚴重。

材料二 災害自救的幾種方式。

(1)我國南方為洪災多發(fā)區(qū),個人平時應做好防洪準備,具體內容有哪些?

(2)材料二中六種遇到災害時的自救方法,不正確的有哪幾種,原因分別是什么?

(3)防御地震災害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①關注汛期天氣預報,②學習并具備游泳、劃船等技能,③準備逃生物資 (2)①⑤。原因分別為:順著泥石流的方向跑會被淹沒,應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3)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等

【解析】整體分析:多洪災地區(qū),個人應學習游泳劃船技能,做好應急準備。掌握正確的地震等地質災害的自救、逃生辦法,趨利避險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是目前減少地震災害的最有效措施。

(1)個人平時要關注汛期天氣預報,學習并具備游泳、劃船等技能。提前準備逃生物資等。

(2) 六種遇到災害時的自救方法,不正確的是①⑤。遇到泥石流時,順著泥石流的方向跑會被淹沒,應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的高處跑。地震時不能躲在屋梁下,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山崩時應躲在巨石后面,抱頭蹲下;馂氖紫纫脻癫佳谧】诒。水災要跑向高處。地震應躲在結實的墻角,頭上頂軟厚物防護。

(3)防御地震的措施主要是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強度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三五”時期,我國人口繼續(xù)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線地區(qū)聚集,超大域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繼續(xù)增長,中部和西部地區(qū)省內流動農民工比重明顯增加,未來一二十年,我國仍將處于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階段。下圖為我國流動人口分布區(qū)域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1與2013年相比,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

A. 東部對流動人口已失去吸引力 B. 西部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加

C. 中部和東北的人口數(shù)量在減少 D. 西部人口的人口數(shù)量大幅增加

2】【2“十三五”期間

A. 中、西部地區(qū)省內流動人口將成為主流 B. 跨省流動人口數(shù)量仍然龐大

C. 交通便利是吸引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 D. 超大、特大城市的數(shù)量將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際上將俄羅斯劃為歐洲國家,原因是 ( )

A. 大部分領土在歐洲B. 其歐洲部分歷史上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區(qū)

C. 居民都是白種人D. 大部分資源在歐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2016年10月我國某地天氣變化表,完成下列各題。

17日到12日,該地區(qū)氣溫上升較快,主要原因有( )

①太陽輻射較強②盆地地形,熱量積聚③暖氣團持續(xù)補充 ④暖流經過,增溫增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13日該地有冷空氣影響,其冷空氣前鋒到達的時間大約是( )

A. 凌晨 B. 中午 C. 午夜 D. 傍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大自然區(qū)(Ⅰ、Ⅱ、Ⅲ)圖和甲、乙、丙三幅氣溫降水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地理線P南北兩側種植業(y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條件不同

B. Ⅲ區(qū)比Ⅱ區(qū)緯度低,故熱量比Ⅱ區(qū)充足

C. Ⅲ區(qū)和Ⅰ區(qū)所處緯度差不多,光照條件相同

D. Ⅱ區(qū)比Ⅰ區(qū)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等降水量線與I區(qū)北部為界

2下列對應選項正確的是

A. 甲—Ⅱ—農耕業(yè)、河谷農業(yè) B. 乙—Ⅰ—畜牧業(yè)、灌溉農業(yè)

C. 丙—Ⅲ—高寒牧業(yè)、綠洲農業(yè) D. 以上選項全部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球陸地分為七個大洲,其中( 。

A. 跨緯度最廣的是大洋洲B. 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C. 跨南、北半球的是北美洲D. 跨東、西半球的是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大洲中,都有大面積熱帶草原分布的是( 。

A. 歐洲、北美洲、大洋洲B.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C. 亞洲、南美洲、北美洲D. 亞洲、非洲、大洋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上圖為世界某區(qū)域略圖。下圖為圖1中①、②、③地的氣候統(tǒng)計資料。

材料二:下表為上圖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統(tǒng)計資料。

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單位:mm

材料三:漁產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國家支柱性出口產品。20世紀60年代該國年平均漁產量10.7萬噸,此后快速增長,1997年產量達到峰值45.7萬噸后開始下降。

(1)說出①地1月和7月的風向,并從大氣環(huán)流角度說明7月風向成因。

(2)說出影響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主導因素。從氣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帶的成因。

(3)甲地是所在國花生主產區(qū),分析降水特征對該地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4)分析甲地所在國海洋漁業(yè)資源豐富的原因及漁業(yè)生產目前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險家邁克和露絲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環(huán)原理獲取淡水求生的經歷。左圖為邁克制作的簡易集水裝置,右圖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氣溫變化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集水裝置在獲取淡水的過程中,未體現(xiàn)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是( )

A. 蒸發(fā) B. 降水 C. 水汽輸送 D. 徑流

2據(jù)圖3推斷獲取淡水的最佳時段是( )

A. 日出前后 B. 中午前后 C. 日落前后 D. 午夜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