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在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后閉幕!陡绫竟鶇f(xié)議》維護了《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就發(fā)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fā)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安排,并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shù)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結(jié)合讀圖,回答有關問題。
(1)與圖中海平面變化密切相關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2)歸納圖中海平面變化的規(guī)律,并簡述在近代時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闡釋《哥本哈根協(xié)議》所維護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氣候變化
(2)上升與下降交替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一定的周期性海平面呈上升趨勢。
(3)共同責任:加強國際長期合作,提升履行氣候公約的行動,從而在全球范圍內(nèi)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以實現(xiàn)氣候公約制定的目標。不同責任:發(fā)達國家——履行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溫室氣體減排
    責任;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shù)的援助。發(fā)展中國家——展開自主減緩行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09年12月19日21時2分,臺灣花蓮東南方外海發(fā)生里氏6.8級強烈地震,全臺最大震度在花蓮磯崎。據(jù)此完成下面試題。

該地震發(fā)生時,紐約(西五區(qū))時間為                           

A. 19日10時2分   B. 19日8時2分  C. 20日05時2分  D. 20日8時2分

下列關于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屬于氣象災害

B.地震作為主災可能誘發(fā)海嘯、泥石流、龍卷風

C.修建水庫和礦山開采都可能誘發(fā)地震

D.此次地震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五4.3公眾參與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在經(jīng)過馬拉松式的13天艱難談判后,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2009年12月19日下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后閉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任重而道遠。
材料二 2010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旨在倡導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綠色生活習慣,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材料三 《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到2010年,所有發(fā)達國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而對發(fā)展中國家暫時不做減排要求;發(fā)達國家?guī)椭l(fā)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標準二氧化碳,就可多排放一噸相應氣體,即獲得一噸排放權(quán)。2008年中國某公司與丹麥簽署二氧化碳減排貿(mào)易協(xié)議,丹麥將向中國購買63萬噸二氧化碳減排指標。
【小題1】目前全球氣候變化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材料三反映出國際環(huán)境保護合作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合作并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權(quán)交易的制度對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請你從個人角度談談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選修五4.3公眾參與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在經(jīng)過馬拉松式的13天艱難談判后,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2009年12月19日下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后閉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任重而道遠。

材料二 2010年6月5日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主題:“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旨在倡導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綠色生活習慣,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材料三 《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到2010年,所有發(fā)達國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而對發(fā)展中國家暫時不做減排要求;發(fā)達國家?guī)椭l(fā)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標準二氧化碳,就可多排放一噸相應氣體,即獲得一噸排放權(quán)。2008年中國某公司與丹麥簽署二氧化碳減排貿(mào)易協(xié)議,丹麥將向中國購買63萬噸二氧化碳減排指標。

1.目前全球氣候變化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出國際環(huán)境保護合作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合作并進行二氧化碳排放權(quán)交易的制度對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從個人角度談談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聯(lián)合國氣候大會在經(jīng)過漫長的討論后閉幕,會議未能達成協(xié)議,但同意“記錄”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協(xié)議。 該協(xié)議設定了全球變暖不超過2℃的目標,并重申了富國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 億美元幫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1)根據(jù)全球氣候變暖成因與危害之間的關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內(nèi)容。
(2)我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分析中國向發(fā)達國家轉(zhuǎn)讓溫室氣體減排量給中國帶來的積極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j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09年中國共發(fā)生5級以上地震36次,并且其分布相對集中,其中最大的一次發(fā)生于2009年12月19日 21:02的臺灣花蓮海域的6.8級地震。

材料二  2009年中國5級以上地震一覽圖

(1)中國地震主要集中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自治區(qū))。

(2)臺灣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3)影響地震災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