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6126 96134 96140 96144 96150 96152 96156 96162 96164 96170 96176 96180 96182 96186 96192 96194 96200 96204 96206 96210 96212 96216 96218 96220 96221 96222 96224 96225 96226 96228 96230 96234 96236 96240 96242 96246 96252 96254 96260 96264 96266 96270 96276 96282 96284 96290 96294 96296 96302 96306 96312 96320 235360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有四支溫度計,測量范圍分別是:
A.-10--110°C B.35--42°C C.-20--50°C D.0--50°C
(1)若要測量沸水的溫度應選
(2)若要來測量南京氣溫應選
(3)如圖是常用的一種體溫計,它是根據(jù)液體
的規(guī)律制成的,此時它指示的溫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沒有甩過的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38.7℃,用兩支這樣的體溫計給兩個病人測體溫,如果病人的體溫分別是37.5℃和39.4℃,則兩支體溫計的示數(shù)將分別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所示,當敲響音叉后用懸吊著的乒乓球接觸發(fā)聲的叉股時,乒乓球會被______,這個實驗說明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______.該裝置還能探究聲音的______和______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液體溫度計是實驗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據(jù)______原理制成的.我國地域遼闊,同一天南北不同地方溫度差別很大.如圖(A)、(B)是十二月某一天同一時刻在三亞和北京觀測到的溫度計的示意圖.由圖可知,三亞此時溫度為______℃,讀作______;此時北京溫度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是某同學用體溫計測熱水溫度(70℃左右)的示意圖.請你指出他在實驗中的錯誤:
(1)
;(2)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同學在探究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有關時,做了以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_____,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越______,這說明音調是由______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在用力撥鋸條,這時鋸條的振幅______(選填“變大”或“變小”),聲音的響度______(選填“變大”或“變 小”),這說明響度與______有關.當鋸條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xiàn)象
甲: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弱;
乙:使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涸诘踔拇箸娚瞎潭ㄒ恢Ъ毿〉墓P,把鐘敲響后,讓筆尖在紙上迅速滑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實驗現(xiàn)象是哪個或哪幾個?其它的現(xiàn)象雖然不能說明聲音產生的條件,但是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fā)出 ①(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的 ②(“音調”或“響度”)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提道理.
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多”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kHz),頻率較低,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
問題:(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shù)奈淖郑?br />①______,②______.
(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______(選填“超聲”或“次聲”).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______Hz.
材料四:氣溫影響著地面附近的空氣狀況,氣溫越高,地面附近空氣變得越稀薄,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度越快大,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播速度較上層快,所以地面上的聲源發(fā)出的聲音向四周傳播時是向上拐彎的.
(1)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喊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聲源傳播時向______(上/下)拐彎.
(2)“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的傳播路徑向______(上/下)拐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聶利同學在一個養(yǎng)蜂場看到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雙翅沒有振動,仍嗡嗡地叫個不停.她對《十萬個為什么》中“蜜蜂發(fā)聲是不斷振動雙翅產生的”這一結論產生懷疑.蜜蜂的發(fā)聲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聶利同學的主要探索過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fā)聲.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雙翅,蜜蜂仍然發(fā)聲.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發(fā)現(xiàn)兩粒小“黑點”,蜜蜂發(fā)聲時,黑點上下鼓動.
④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蜜蜂不發(fā)聲.
請回答:
(1)聶利同學在實驗時,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
(2)從實驗①和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3)“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基于的假設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海晏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學習“聲”,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夠聽到聲音
C.我們能區(qū)別不同人說話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音色不同
D.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空氣的溫度高低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