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甲為在電動機帶動下用滑輪組把質(zhì)量為2.8t的重物拉上深井,繩子的重力及輪軸之間摩擦不計.設(shè)在整個拉出過程中,重物的運動可看成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5m/s,移動的距離為4m;此時電動機的電源電壓為380V,電流為50A,電動機提供的拉力F為104N;求這個過程中:
(1)滑輪組對重物所做的功;
(2)電動機消耗的電能;
(3)如按圖乙的方法將重物勻速豎直拉升,則電動機應(yīng)提供多大拉力.

分析 (1)對物體做的有用功即為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由W=Gh計算;
(2)由車的速度和移動的距離計算出所用的時間,由W=UIt計算電流做的功;
(3)甲圖中n=3,由F=$\frac{1}{3}$(G+G)可求出動滑輪的重力;由圖乙可知,n=2,根據(jù)公式F′=$\frac{1}{2}$(G+G)可求此時的拉力.

解答 解:(1)重物受到的重力:
G=mg=2.8×103kg×10N/kg=2.8×104N,
滑輪組對重物所做的功:
W=Gh=2.8×104N×4m=1.12×105J;
(2)由v=$\frac{s}{t}$可得,物體上升4m所用的時間:
t=$\frac{h}{v}$=$\frac{4m}{0.5m/s}$=8s,
電動機消耗的電能:
W=UIt=380V×50A×8s=1.52×105J;
(3)由圖甲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為3,繩子的重力及輪軸之間摩擦不計,
由F=$\frac{1}{3}$(G+G)可得,動滑輪的重:
G=3F-G=3×104N-2.8×104N=2000N;
按圖乙的方法將重物勻速豎直拉升(n=2),繩子的重力及輪軸之間摩擦不計,
則此時電動機應(yīng)提供的拉力:
F′=$\frac{1}{2}$(G+G)=$\frac{1}{2}$(2.8×104N+2000N)=1.5×104N.
答:(1)滑輪組對重物所做的功是1.12×105J;
(2)電動機消耗的電能是1.52×105J;
(3)如按圖乙的方法將重物勻速豎直拉升,則電動機應(yīng)提供1.5×104N的拉力.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功、電功的計算以及對滑輪組的受力求解.對物體做的功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為總功,電流做的功為消耗的電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已知ρ=2.7×103千克/m3,ρ=8.9×103千克/m3,若用相同質(zhì)量的鋁和銅制成相同體積的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球都是實心的
B.鋁球可能是空心的,銅球不可能是空心的
C.若兩球都是空心的,則鋁球的空心體積比銅球的空心體積大
D.鋁球可能是實心的,銅球不可能是實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團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壓下去,會觀察到棉花著火了,同時活塞向上彈起.關(guān)于這個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棉花著火說明筒內(nèi)空氣溫度達到了棉花的著火點
B.棉花著火主要是因為壓縮氣體做功使筒內(nèi)氣體內(nèi)能增加造成的
C.活塞向上彈起是因為筒內(nèi)氣體膨脹對活塞做功
D.活塞向上彈起是因為活塞撞到筒底受到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考試時有學生不由自主地玩筆,將筆放在手指上不停轉(zhuǎn)圈,筆經(jīng)常會掉在桌上發(fā)出噪聲,若筆下墊濕紙巾,筆掉落的聲音會變輕,針對這一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發(fā)出聲音時只有桌子在振動
B.聲音變輕了是因為音色不同
C.噪聲能傳到人的耳朵里說明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
D.聲音變輕是因為減弱了聲源的振動頻率從而減小了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是未連接完成的測燈泡L兩端電壓的電路.小歡把導線和滑動變阻器連接好,閉合開關(guān)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時小燈泡變亮,那么( 。
A.滑片移動過程中,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B.滑片移動過程中,通過燈泡的電流變小
C.導線M端連接在滑動變阻器的H點
D.滑片移動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在探究動滑輪使用特點的實驗中,各小組按照圖甲(a)中所示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每個小組的實驗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計).

甲小組按照實驗要求在滑輪上掛上鉤碼,豎直向上拉彈簧測力計,每次都勻速提起鉤碼,如圖(a)所示.乙、丙兩個小組的同學實驗時,沒有注意按照要求規(guī)范操作,他們斜向上拉彈簧測力計,勻速提起鉤碼,實驗情況分別如圖(b)、(c)所示.各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
表一(甲小組)表二(乙小組)表三(丙小組)
實驗
序號
物體的重力(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牛)實驗
序號
物體的重力(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牛)實驗
序號
物體的重力(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牛)
11.00.641.00.771.00.8
22.01.152.01.382.01.6
33.01.663.01.893.02.3
(1)由所學知識我們知道:若不計繩重和摩擦,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根據(jù)以上小組的實驗,請求出他們所用動滑輪的重力為0.2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7(或2、5、8或3、6、9)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相關(guān)條件,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拉力與豎直方向夾角越大,拉力也越大.
(3)如果家里安裝日光燈,你認為更合理的為甲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將一根細線松松地系在一個鐵絲框架的相對的兩邊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來,框架上便會出現(xiàn)一層肥皂膜,如圖甲所示,用燒熱的針刺破線的一側(cè)的肥皂膜,另一側(cè)的肥皂膜會把細線拉過去,如圖乙所示.下列選項中的實驗,其原理與上述實驗一致的是( 。
A.
鉛柱粘合
B.
氣體擴散
C.
酒精與水混合
D.
紅墨水分散到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油比水輕”,其實質(zhì)指的是: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m3水的質(zhì)量是1.0×10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
(1)同學們根據(jù)生活現(xiàn)象提出了下列2種猜想:
現(xiàn)象1:如圖甲所示“死海不死”,人在死海中可以不沉入水底.由此可猜想得出: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和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現(xiàn)象2:如圖乙所示,將一圓柱體用手向下按入水中,當物體沒有完全浸沒前,越深入水中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當物體完全浸沒后,在繼續(xù)向下按時,手感到向上的力幾乎沒有變化.由此現(xiàn)象猜想得出: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因素有關(guān).
(2)如圖丙所示實驗,此實驗說明猜想2(“1”或“2”)是正確的.當物體完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大小為2N.
(3)小明設(shè)計將同一石塊分別浸沒在水和鹽水中,是為了驗證猜想1(“1”或“2”).小明的實驗操作如圖丁所示,指出實驗的錯誤之處沒有保持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