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果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個極小的“□”形空隙上,在地面上的光斑是…( 。
A.形的B.形的C.形的D.形的

分析 當光沿直線傳播經(jīng)過很小的孔時,就能形成物體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物體有關(guān),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

解答 解:當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個極小的“□”形空隙上時,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地面上就會形成太陽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狀與太陽的形狀一樣,是圓形的,與孔的形狀無關(guān).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及小孔成像的原理,屬于基礎知識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如圖所示,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的接法是( 。
A.甲圖B.乙圖C.丙圖D.丁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同學們在學習光現(xiàn)象過程中有許多說法,我們從中選出四種:
①雨后天晴的夜晚,迎著月光走,地上暗處是積水;
②上課時小華感到黑板因“反光”而刺眼,是黑板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③平靜湖面的“倒影”,說明平面鏡成“與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規(guī)律不適用;
④透過書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虛像
則( 。
A.①②③④都正確B.①②④正確,③錯誤C.②③正確,①④錯誤D.②④正確,①③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通常情況下,下列幾組材料中都是導體的是( 。
A.銅、石墨、純水B.汞、石墨、硫酸銅溶液
C.大地、塑料、油D.鋁、陶瓷、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探究原子結(jié)構(gòu)的奧秘.
【實驗過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帶正電)轟擊金箔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shù)α粒子卻發(fā)生了較大的偏轉(zhuǎn),并且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的偏轉(zhuǎn)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金箔彈了回來.

【解釋與結(jié)論】
(1)盧瑟福所說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zhì)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jié)構(gòu)上”中的“很小的結(jié)構(gòu)”指的原子核.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層金原子,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說明B.
A.原子的質(zhì)量是均勻分布的
B.原子內(nèi)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
(3)科學家對原子結(jié)構(gòu)的探究經(jīng)歷了三個過程,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你認為原子結(jié)構(gòu)為下列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則的是( 。
A.
雷雨天站在大樹下避雨
B.
發(fā)現(xiàn)燃氣泄露,馬上開排風扇
C.
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衣物蓋滅
D.
將冰箱的金屬外殼接零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屬于實像的是( 。
A.正午大樹下地上圓形的光斑B.地上旗桿的影子
C.海市蜃樓影像D.水中的月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甲所示,是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源電壓恒為4V

數(shù)據(jù)序號1234
發(fā)光情況較暗較亮明亮特亮
電壓U/V1.32.12.53.0
電流I/A0.210.260.280.31
電功率P/W0.270.550.93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甲圖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端滑動時,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大.
(2)閉合開關(guān)后,燈泡發(fā)光微弱,無論怎樣一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小燈泡亮度不變,其原因可能將變阻器下面兩個接線柱接入了電路.
(3)某次實驗,電壓表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欲使小燈泡正常發(fā)光,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向D(填“C”或“D”)端滑動.
(4)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7W,為了完成上述4次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不小于12.9歐姆的滑動變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明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為0.1N的彈簧測力計,底面積為5cm2、高度為6cm的實心圓柱體銅塊,相同的大燒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種液體,細線等;

(1)小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A步驟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4N;用彈簧測力計掛著銅塊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所示(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
實驗步驟BCDEF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2.62.52.42.42.4
(2)分析實驗步驟A、B、C、D,可以得出結(jié)論: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小明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某種液體的密度是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