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14時,“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完成載人對接,成為中國宇航史上新的里程碑。關于“神舟九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發(fā)射升空過程中它的機械能守恒

B.在完成對接后,“神舟九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

C.它所使用的太陽電池帆板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D.“神舟九號”在軌道上運行時沒有慣性

 

【答案】

C

【解析】

試題分析:A. 發(fā)射升空過程中火箭發(fā)動機推動其做功,它的機械能增大,故A錯誤;

B.在完成對接后,“神舟九號”相對于“天宮一號”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相對靜止,故B錯誤;

C.它所使用的太陽電池帆板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其及其它衛(wèi)星獲得電能的主要方式,故C正確;

D.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都有慣性,故D錯誤。

故選C。

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機械能守恒;太陽能的利用;慣性。

點評:通過“神舟九號飛船”的發(fā)射,考查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機械能守恒、太陽能的利用、慣性等知識點,從一個大的場景挖掘物理知識,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歷下區(qū)二模)2012年6月18日2點21分,神如圖所示.對接完成后,若以“天宮一號”為參照物,“神舟九號”是
靜止
靜止
的.關閉動力后,飛行器和飛船仍能繼續(xù)運行,這是因為它們具有
慣性
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三明)【中國正能量】
(1)2012年11月25日,中國殲-15艦載機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上成功起降.滑躍起飛過程(如圖1所示),發(fā)動機向后噴氣,艦載機就向前運動,這一現(xiàn)象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相互的
;在甲板上做“航母style”手勢的指揮員戴著厚厚的耳罩來阻隔飛機起飛時的巨大轟鳴聲(如圖2所示),這是在
聲音接收處
聲音接收處
處減弱噪聲.
(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現(xiàn)自動交會對接(如圖3所示).當飛船到達距“天宮一號”30m停泊點后,以0.2m/s的相對速度沿直線緩緩接近“天宮一號”,從30m停泊點到相接觸用時
150
150
s;飛船上的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將太陽能轉化成
能.
(3)中國是目前唯一掌握和使用1000kV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家.從甲地輸電到乙地,若輸電功率一定,將輸電電壓從500kV提高到1000kV,則輸電電流將從I變?yōu)?!--BA-->
1
2
1
2
I,輸電線路上損失的電能將
減少
減少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隴川縣模擬)2012年6月18日,載著劉旺等三名宇航員的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對接時,以
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
為參照物,神州九號是靜止的.宇航員在太空艙外部工作時,需通過無線電通信設備進行交談,說明電磁波的傳播
不需要
不需要
介質(zhì)(填“需要”或“不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下城區(qū)二模)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是它們運行的部分軌道.“神州九號”飛船首先多次變軌,對接前與“天宮一號”在同一軌道沿同一方向運動,“神州九號”飛船飛向“天宮一號”緩慢地靠近,最后實現(xiàn)對接.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是2012年6月18日14時左右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對接的模擬畫面.開始時“神九”離“天宮”越來越近,這時以“天宮”為參照物,“神九”是
運動
運動
的;二者鎖定后,再以“天宮”為參照物,“神九”是
靜止
靜止
的.“神九”和“天宮”接吻時的速度為280000公里/小時,然而我們卻感覺它們未動,這是因為
周圍沒有參照物
周圍沒有參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