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學習了燃料的熱值后,小王自己設計實驗來探究酒精和碎紙片的熱值大小.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你認為圖中器件的安裝順序是由下而上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
(2)為保證實驗結論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較,小王同學在實驗中應保持酒精和碎紙片的質量、兩杯水的質量、以及兩個燒杯都應相同.
(3)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出碎紙片的熱值是1.2×106 J/Kg.
(4)通過實驗得到的燃料熱值與實際相比是偏小 (大/。霈F(xiàn)這樣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熱損失或者燃料沒有完全燃燒.(寫出一點)
燃料加熱前水溫℃燃料燃盡時水溫℃燃料的熱值J/Kg
酒精15352.4×106
碎紙片1525?

分析 (1)安裝實驗儀器一般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順序安裝;
(2)本實驗是用燃燒酒精和碎紙片放出的熱量加熱燒杯內的水,通過水溫度的變化,比較水吸熱的多少,從而得出碎紙片的熱值與酒精熱值的大小關系,再計算出碎紙片的熱值,因此要控制變量(酒精和碎紙片的質量、兩燒杯中水的質量、以及兩個燒杯)相等或相同;
(3)通過水溫度的變化值得出水吸熱的大小關系,也就知道燃燒酒精和碎紙片放出熱量的關系,又知道燃燒的質量相同,據(jù)此得出熱值關系,求出碎紙片的熱值;
(4)有兩個原因,一是“燒杯、空氣也吸收熱量”,二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燒”.

解答 解:
(1)圖中器件的安裝順序是由下而上;
(2)為了比較相同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放出熱量的多少,必須控制二者的質量相等、燒杯內水的質量相等、兩個燒杯相同;
(3)相同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放熱,酒精燃燒放出的熱量可以將水的溫度升高20℃,碎紙片燃燒放出的熱量可以將水的溫度升高10℃,可見酒精的熱值是碎紙片的2倍,所以碎紙片的熱值為1.2×106J/kg;
(4)因為燒杯、空氣也吸收熱量,并且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燒,所以測得的熱值會偏。
故答案為:(1)由下而上;(2)酒精和碎紙片的質量;兩杯水的質量;(3)1.2×106;(4);存在熱損失或者燃料沒有完全燃燒.

點評 用相同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燃燒加熱水,通過水溫的變化比較水吸熱多少,通過水吸熱多少比較放熱多少,從而得出相同質量的酒精和碎紙片燃燒放熱多少,即熱值的大小,較難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潘老師用30N的水平推力使箱子沿水平地板勻速滑動,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30N,在箱子上放一袋水泥之后,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推起來,原因是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增大了,導致摩擦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我們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閱讀下表中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回答問題:
(1)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有什么規(guī)律(寫出兩條)?
(2)在長為850米的金屬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先后聽到兩個聲音,兩聲相隔2.33秒.聲音在金屬管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該金屬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時氣溫約為15℃)
一些介質中的聲速v(m/s)
空氣(0℃)3313230
空氣(15℃)3403750
煤油(25℃)13245000
水(常溫)15005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如圖所示,A、B是兩個上端開口的容器,它們構成的是一個連通器;當用一個管子沿B容器口吹氣時,B容器口上方的壓強將下降,A容器中的液面會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小黃利用一顆大鐵釘、一段漆包線以及一些元件組成如圖所示的裝置.閉合開關S后,A端為電磁鐵的N極;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磁鐵B端吸引大頭針的數(shù)目將增多 (填“增多”或“減少”或“不變”)實驗現(xiàn)象表明: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有的物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較小,容易導電,叫做導體;你的文具盒里的哪些物品是導體,請舉例鋼尺、鉛筆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張老師在物理課上讓同學們做了兩個實驗:
①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
②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通過對上面兩個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
(1)同學們初步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2)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結論是否正確,有些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盡管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但是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于是有些同學認為這個結論是錯誤的.為了糾正這部分同學的錯誤認識,你能將實驗進行改進使看到的現(xiàn)象更明顯嗎?你的改進方法是: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紙屑.
(3)小明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嗎?小明與同學一起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向外不斷抽氣,發(fā)現(xiàn)手機鈴聲越來越小。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纱丝梢酝评恚赫婵詹荒軅髀暎
(4)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
A、猜想假設;     B、得出結論;    C、分析歸納;
D、實驗搜集證據(jù); E、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你認為小明他們的第二個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EADCB。ㄌ钭帜感蛱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濱海縣第二教研片九年級下學期開學學情調研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在空氣壓縮引火儀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將活塞迅速向下壓,棉絮燃燒起來。此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對____(選填“棉絮”或“筒內氣體”)做功,它的內能會增加,其能量轉化情況與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____沖程相同,若汽油機的轉速是3000r/min,則此汽油機每秒對外做功____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福建省仙游縣郊尾、楓亭五校教研小片區(qū)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初中三年,同學間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聞其聲,知其人”,這樣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