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某小組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1)當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處于
平衡
平衡
(“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此時調(diào)節(jié)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
便于測量力臂,同時消除杠桿自身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便于測量力臂,同時消除杠桿自身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實驗中改變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
得到的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得到的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3)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變大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其原因是
其力臂減小
其力臂減小

B:如圖丙所示為研究“杠桿機械效率”的裝置,每個鉤碼重為G,O為支點.
(1)將2只鉤碼掛在B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為F1,測得A、B兩點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
2mgh2
F1h1
×100%
2mgh2
F1h1
×100%
.(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將2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為h2,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1
(3)將3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仍為h2,則與前兩次相比,第三次杠桿的機械效率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分析:(1)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同時使杠桿所受的重力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自身的重力對其轉(zhuǎn)動的影響;
(2)實驗規(guī)律應建立在多次測量的基礎(chǔ)上,以避免得到偶然性的結(jié)論;
(3)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進行判斷;
(4)使用杠桿克服鉤碼的重力做功,有用功等于克服鉤碼重力做的功,總功等于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做的功,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
(5)從圖中可以看出,將2只鉤碼懸掛在C點時,重力的力臂大于在B點重力的力臂,而動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
(6)分析有用功、額外功的變化,然后根據(jù)機械效率公式即可得出正確結(jié)果.
解答:解:A:(1)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此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從杠桿上測量力臂,同時是為了讓杠桿的重心在支點上,可避免杠桿自重的影響;
(2)在多次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分析才能得出結(jié)論,排除偶然性,得到普遍的規(guī)律.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阻力臂不變,彈簧測力計傾斜拉動杠桿時,動力臂變小,動力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會變大;
B:(1)有用功為W=Gh2=2mgh2,總功W=F1h1,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W有用
W
×100%=
2mgh2
F1h1
×100%;
(2)鉤碼的懸掛點在B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1?OA=G?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F2?OA=G?OC;從圖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變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
(3)因為第一次與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額外功小,因為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機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將3只鉤碼懸掛在C點時,物體升高的高度不變,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變大,但杠桿提升的高度與第二次相同,額外功與第二次相同,又因為機械效率等于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機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機械效率.
綜上所述,第三次的機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為:A:(1)平衡;便于測量力臂,同時消除杠桿自身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得到的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3)變大;其力臂減。
B:(1)
2mgh2
F1h1
×100%;(2)大于;(3)最大.
點評:(1)杠桿平衡條件應用比較廣泛,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可以判斷杠桿是否平衡、力臂大小、力的大小等.
(2)本題考查杠桿機械效率的測量,把握有用功、總功的計算方式,明確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知道總功等于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1所示,某小組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桿、若干個相同的鉤碼、彈簧測力計等,O為杠桿的支點.
①實驗前,應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
 
位置平衡.這樣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響,還可以方便地測量或讀出
 
.調(diào)節(jié)時,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偏高,應如何操作: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某實驗小組記錄兩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根據(jù)分析,這組數(shù)據(jù)中,實驗序號為
 
選填:“1”或“2”)的一組肯定有錯誤.檢查發(fā)現(xiàn)是測量動力臂時讀錯了,動力臂的實際值比記錄值
 
(選填:大或。
③如圖2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其原因是
 

④某次實驗中,若采取如圖3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以下哪種原因
 
(選填字母).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⑤如圖4所示,實驗小組選用長1.6m、粗細均勻的一只金屬桿,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同時將一個“拉力--位移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5可知金屬桿重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白下區(qū)二模)(1)某小組研究“杠桿的使用特點”,器材:有刻度的杠桿、若干個相同的鉤碼、彈簧測力計等,O為杠桿的支點.實驗中,在杠桿P點上掛三個相同的鉤碼,先后四次用彈簧測力計在Q位置沿不同方向向下拉杠桿,如圖甲中A、B、C、D 所示,每次都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以測力計的拉力為動力F1,鉤碼對杠桿的作用力為阻力F2,“動力的方向”用QR連線與測力計拉力方向所組成的夾角θ表示,且0°<θ≤90°.請仔細觀察圖甲中的操作和測量結(jié)果,然后歸納結(jié)論.

①實驗前,應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這樣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響,還可以方便地測量或讀出
力臂
力臂
.調(diào)節(jié)時,如發(fā)現(xiàn)杠桿左端偏高,應如何操作:
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②分析比較圖甲(A)、(B)與(D)的操作和彈簧測力計指針的位置,可得到的初步結(jié)論: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隨動力臂增大而
減小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
③分析比較圖甲(A)、(B)、(C)和(D)的動力F1的大小與動力方向之間的關(guān)系,可得到的初步結(jié)論:
θ夾角越小,動力越大
θ夾角越小,動力越大

④某次實驗中,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以下哪種原因
D
D
(選填字母).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2)如圖丙所示,長1.6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一個“拉力--位移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丁所示.由圖可知金屬桿重
10
1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某小組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1)當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處于______(“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此時調(diào)節(jié)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______.
(2)實驗中改變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______.
(3)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其原因是______.
B:如圖丙所示為研究“杠桿機械效率”的裝置,每個鉤碼重為G,O為支點.
(1)將2只鉤碼掛在B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為F1,測得A、B兩點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將2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為h2,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大于/等于/小于)F1
(3)將3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仍為h2,則與前兩次相比,第三次杠桿的機械效率______(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泰州中學附中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A:某小組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1)當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時,處于______(“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此時調(diào)節(jié)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______.
(2)實驗中改變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一般要做三次,其目的是______.
(3)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在C處由豎直向上逐漸向右傾斜拉動杠桿,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保持不變”),其原因是______.
B:如圖丙所示為研究“杠桿機械效率”的裝置,每個鉤碼重為G,O為支點.
(1)將2只鉤碼掛在B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拉力為F1,測得A、B兩點上升的高度分別為h1、h2,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將2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為h2,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_____(大于/等于/小于)F1
(3)將3只鉤碼掛在C點,在A點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C點上升高度仍為h2,則與前兩次相比,第三次杠桿的機械效率______(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