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根據(j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2)過作用點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分別用符號G和F表示,注意表示浮力的線段較長;如圖所示:
(3)過支點O向力F的作用線作垂線,就是力F的力臂L,如下圖所示:
(4)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如圖所示:
分析:(1)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按反射定律的內(nèi)容作出反射光線;
折射定律的內(nèi)容: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cè),當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據(jù)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線.
(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上浮時,浮力大于重力.
(3)畫力臂的方法:首先確定支點,然后找到動力和阻力,并用虛線延長動力和阻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就是力臂.
(4)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兩種: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繞過上面的定滑輪;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定滑輪,然后再繞過動滑輪.提升動滑輪繩子條數(shù)越多,越省力,故選第二種方法.
點評:(1)光斜射到兩種透明介質(zhì)的界面上,一般要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與入射在同一種介質(zhì)中,要按反射定律作圖;折射與入射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要按折射定律去作圖.
(2)作力的示意圖,要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箭頭表示力的方向,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注意表示浮力的線段較長.
(3)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是一條垂線段,不是一條直線,在作圖時要特別注意.
(4)本題畫最省力的繞繩方法: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繞過動滑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