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利用如圖1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除圖1所示的實驗儀器外,還需用到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實驗時應選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豎立在水平桌面上.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暗(填“較亮”或“較暗”)環(huán)境進行.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將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結論:像與物大小相等.
(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情況,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應在玻璃板后(前/后)側觀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實驗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改變A的位置,重復(2)中步驟并分別測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記錄在表中.
序號123
A到玻璃板的距離/cm3.005.008.00
B到玻璃板的距離/cm3.005.008.00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結論: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且關于鏡面對稱.
(5)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2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移動蠟燭B不能與A蠟燭的像重合.

分析 (1)要比較像與物的位置關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測出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便可得出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每個反射面都可以成一個像,這樣由于兩個像的干擾,像的位置不易確定準確,需要兩個像距離越近越減小誤差;
進行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物體越亮,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越清晰.
(2)探究平面鏡成像時,當物像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說明物像大小相等.
(3)眼睛在物體一側時,既能看到物體又能看到物體的像;眼睛在像的一側,只能看到物體,不能看到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4)根據(jù)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數(shù)值可得出結論.
(5)無論怎樣調(diào)節(jié)后面的蠟燭B,都不能與蠟燭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解答 解:(1)在實驗中用到刻度尺,但直尺并不是測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測像到鏡的距離、物到鏡的距離,然后比較二者關系.
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所在的像距離越近,這樣可以使確定的像的位置更加準確,厚玻璃板會形成兩個像,會影響對實驗結果的判斷;
點燃的蠟燭是成像物體,比較亮,環(huán)境越黑暗,蠟燭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蠟燭成像越清晰.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將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做的目的既確定了像的位置又驗證了物像大小相等;
(3)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蠟燭和蠟燭在平面鏡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蠟燭在平面鏡中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實驗時同學們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4)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數(shù)值可知,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5)若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A蠟燭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這樣B蠟燭與A蠟燭的像就無法重合了.
故答案為:(1)刻度尺;較薄的玻璃板;較暗;(2)像與物大小相等;
(3)后;不能;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4)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且關于鏡面對稱;(5)移動蠟燭B不能與A蠟燭的像重合.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及其應用.這是光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近幾年來中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題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并學會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是汽車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時刻的示數(shù),
(1)它表示此時汽車的速度是70km/h.
(2)若汽車以這個速度行駛3h,則汽車通過的路程為多少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當水溫升到90℃時,隨著加熱過程.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某同學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表:

(1)根據(jù)記錄在圖1中畫出水的沸騰圖象.
時間/min012345678
溫度/℃9092949698100100100100
(2)(3分)水沸騰的時候,是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試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歸納水沸騰時的特點:繼續(xù)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3)(5分)圖3中甲是沸騰時圖象,停止加熱,沸騰停止,說明沸騰過程需要不斷吸熱.并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歸納出水沸騰前后的兩個特點:
A.水在沸騰前吸熱,溫度不斷升高,氣泡越往上升,變得越小,發(fā)出的聲音響度較大;
B.水沸騰時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氣泡越往上升,變得越大,發(fā)出的聲音響度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的溫度.
(1)估計:首先要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2)選擇:選擇適當量程的溫度計,認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于讀數(shù);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測量值.
(3)放置:測量溫度時,必須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能接觸到容器的底和壁.
(4)讀數(shù):待接觸足夠長的時間,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并且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5)記錄:記錄的結果包括數(shù)值和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將正在發(fā)出聲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觀察到音叉周圍濺起許多水花.這說明( 。
A.發(fā)出聲音的音叉在振動B.發(fā)出聲音的音叉放入水中后震動
C.聲音從空氣穿入水中響度會變大D.聲音從空氣傳入水中速度會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中甲所示,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慢下降,然后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圖乙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象,則圓柱體的體積是8×10-4m3,圓柱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2013年7月24日,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年產(chǎn)10萬臺小排量渦輪增壓汽油機項目”順利通過省天府中心驗收.下列關于汽油機四個沖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吸氣沖程,只將汽油吸入氣缸
B.壓縮沖程,將內(nèi)能轉化成機械能
C.做功沖程,將內(nèi)能轉化成機械能
D.排氣沖程,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下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在暗室中進行,快門是常開的,但是由于沒有光照亮物體,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閃光燈,它每隔一定時間閃亮一次,物體就被照亮,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光源不斷閃亮,底片就記錄下物體每想個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
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試根據(jù)照片分析:
(1)甲球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球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若光源每隔0.02s閃亮一次,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時間為0.06s;甲球所用時間大于乙球所用時間(天“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小華從眼睛上取下一塊鏡片,通過鏡片觀看郵票上的文字(如圖a所示).小華用的鏡片是凸透鏡(選填“凸”或“凹”).小華將此鏡片放在蠟燭和光屏之間,移動光屏,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鏡片前放置另一眼鏡(如圖b所示),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向后移動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鏡是近視(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