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如圖,木塊浸沒在水中,細線對木塊的拉力是4N,剪短細線,待木塊靜止后,將木塊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出,再在剩余的木塊上加向下的1N壓力時,木塊有20cm3的體積露出水面,求:
(1)切去部分的體積;
(2)木塊的密度.(g取10N/kg)

分析 由題意可知,木塊先后經歷了三種狀態(tài),做出三種狀態(tài)下的受力分析;
(1)根據(jù)它所受的浮力、拉力和重力之間的關系,結合FgV即可求出切去部分的體積;
(2)明確木塊體積的變化,即V木1-V木2=V,V木2=V排2=V排3+V.根據(jù)它所受的浮力、壓力和重力之間的關系,結合FgV和G=mg=ρVg可求出木塊的密度.

解答 解:木塊先后經歷了三種狀態(tài),其受力情況如下圖所示:

(1)圖甲中,木塊受力平衡,木塊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與繩的拉力之和,即F1=G1+f1,
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gV排1=G1+f1 -------①
圖乙中,木塊漂浮,根據(jù)物體漂浮條件可知,其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F2=G1
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gV排2=G1 -------------②
由①-②得:ρg(V排1-V排2)=f1=4N,
所以,切去部分的體積:
V=△V=$\frac{{f}_{1}}{{ρ}_{水}g}$=$\frac{4N}{1.0×1{0}^{3}kg/{m}^{3}×10N/kg}$=4×10-4m3=400cm3
(2)圖丙中,切后的木塊,再在剩余的木塊上加向下的1N壓力,木塊靜止,
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3=G2+f2,
由FgV和G=mg=ρVg可得:ρgV排3gV木2+f2 -------------③
由②-③得:ρg(V排2-V排3)=G1-G2-f2g(V木1-V木2)-f2---------④,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可得,V木2=V排2=V排3+V,而V木1=V排2+V,則V木1-V木2=V,
所以,ρgVgV-f2,
則ρ=$\frac{{ρ}_{水}g{V}_{露}+{f}_{2}}{g{V}_{切}}$=$\frac{1.0×1{0}^{3}kg/{m}^{3}×10N/kg×20×1{0}^{-6}{m}^{3}+1N}{10N/kg×4×1{0}^{-4}{m}^{3}}$=0.3×103kg/m3
答:(1)切去部分的體積是400cm3
(2)木塊的密度為0.3×103kg/m3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本題中要把握漂浮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要把握V的變化引起浮力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夏天吹電扇的人感到涼爽,主要是扇來的風( 。
A.扇了冷風B.帶走了熱空氣C.降低空氣溫度D.加快汗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得到圖甲所示的光路圖,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2)利用上述凸透鏡和圖乙裝置進行以下操作:
①如果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應將光屏向上(選填“上”或“下”)調節(jié);
②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在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照相機;
③將蠟燭移到距凸透鏡5cm處,無論怎樣調節(jié)光屏,光屏上始終接收不到清晰的像,這是因為物距u<f,物體通過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讓平行光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
(2)實驗前需調節(jié)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較規(guī)范的是B(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將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jié)
B.將三者靠攏,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jié)
(3)為了方便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選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圖乙所示,用該凸透鏡做成像實驗,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8cm的位置,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圖乙所示的位置能(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當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后,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應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
(5)若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5cm的位置,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著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8cm的位置,再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實驗可知像“A”大于(選填“大于”或“小于”)像“B”.
(6)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7)將透鏡及蠟燭、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圖丙),做成像實驗,記錄每次成實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間距L(u+v),繪出圖線。ㄒ詅為長度單位),由圖可知,要想成實像,蠟燭與光屏的間距應滿足L≥4f(或不小于4f).經“百度”發(fā)現(xiàn),物理學中,有一個凸透鏡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frac{A′B′}{AB}$=$\frac{v}{u}$,結合丙、丁兩圖,可知當物距u=3f時,n=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凸透鏡的焦距f=10cm.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安裝在光具座上,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不動.
(1)點燃蠟燭,調節(jié)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使他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蠟燭和光屏在圖示所示位置時,燭焰在光屏上恰好能成一個清晰的像,此時,若對調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在光屏上能(選填“能”或“不能”)成一個清晰的像,原因是光路是可逆的.
(3)將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0~40cm刻度線之間時,要想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光屏必須由圖示位置往右(選填“左”或“右”)移,所成的像應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利用這個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儀.
(4)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0~50cm刻度線之間時,移動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不能(選填“能”或“不能”)成一個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如圖所示的電路圖,當閉合開關S1、S2、S3時,燈L1和L2并聯(lián),當閉合開關S3,斷開S1、S2時,燈L1和L3串聯(li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在一次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某小組同學對”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哪些因數(shù)有關“進行了探究,經過小組討論,形成了一致的猜想:
①可能與紙錐的質量有關
②可能與紙錐下落的距離有關
③可能與紙錐的錐角大小有關
于是他們開始進行探究,探究過程如下:
A.他們計劃從物體自由下落的距離與下落的時間關系上入手進行探究,并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取一些“紙錐”作為研究對象,用“頻閃攝影”的方法測量“一紙錐”在空氣中自由直線下落時的下落距離和下落時間的一些數(shù)據(jù).
B.為了首先驗證猜想①和②,在相同條件下,同學們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1:利用頻閃照片(如圖甲),測量一只“紙錐”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不同時刻的下落距離,畫出了“下落距離--時間”圖線(如圖乙),如圖乙中的圖線1.
實驗2:將幾只相同的“紙錐”完全重合的疊放在一起,測出它們在不同時刻下落的距離,畫出“下落距離--時間”圖線,如圖乙中的圖線2.
實驗3:繼續(xù)增加疊放“紙錐”的數(shù)量,重復上面的實驗,畫出“下落距離--時間”如圖乙中的圖線3.
(1)對比圖線1和2和3可知:猜想①是正確的,它們得到的結論是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紙錐的質量有關.
(2)由圖線1或2或3,并結合頻閃照片可知:當質量和錐角相同時,當下落距離較小時,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下落的距離有關;當下落的距離較大時,紙錐下落的最大速度與下落的距離無關.(選填“有關”或“無關”)
(3)在驗證了猜想①和②后,同學們結合圖象及頻閃照片分析得出,紙錐在下落的最后階段做勻速直線運動,并且紙錐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其中圖線3(選填“圖線1”或“圖線2”或“圖線3”)對應的紙錐,在下落的最后階段,受到的空氣阻力最大.
C.為了驗證猜想③,該小組的同學應該選擇圖丁中a和c(選填“a”、“b”、“c”)兩個形狀的紙片,制作成錐角不同(選填“相同”或“不同”)紙錐,繼續(xù)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南昌地鐵正在建設中,為解決噪聲擾民的問題,地鐵公司對部分設備安裝了消聲裝置.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小明乘公交車回家時,發(fā)現(xiàn)路旁邊的廣告牌向后退,這是以公交車為參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光從空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