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人發(fā)出的聲音的( )不同.
A. 音色 B. 音調(diào) C. 聲速 D. 響度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天津市寧河區(qū)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排縱隊時,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是利用了 原理;“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這是由于 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全冊 第14章第2節(jié) 熱機的效率 練習2 題型:綜合題
天然氣是一種熱值高、污染小的清潔能源,2016年三明市迎來了天然氣時代。完全燃燒0.035m3的天然氣放出多少焦的熱量?若這些熱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溫度升高50℃?(水的比熱容c=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取q=4×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2.2聲的特性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古箏是一種弦樂器,演奏者用手撥弦,使弦_______發(fā)出聲音;古箏和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時,人們能分辨出古箏和琵琶演奏的聲音,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_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2.2聲的特性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清晨,一覺醒來,聽到窗外各種鳥兒歡快的鳴叫,有經(jīng)驗的人能夠從這些聲音中分辨出雄雞、喜鵲、畫眉…的叫聲,這是根據(jù)聲音的 進行辨別的;雄雞的叫聲能夠傳得比較遠,這是它聲音的 比較大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2.2聲的特性練習題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小華在唱《青藏高原》這首歌,老爺爺所說的話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時,要求聲音的
A. 音調(diào)高
B. 音調(diào)低
C. 響度大
D. 響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2017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2.2聲的特性練習題 題型:選擇題
物理課上,老師用力吹一根較長的塑料吸管的同時,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如圖所示。同學們聽到的聲音
A. 音色不變
B. 音調(diào)變了
C. 是老師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D. 后排同學聽到的與前排同學聽到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外國語2017屆九年級9月份月考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古代對電的認識,是從雷電及摩擦起電現(xiàn)象開始的.早在多年以前的殷商時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電”的形聲字.西周初期,在青銅器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加雨字偏旁的“電”字.《淮南子·墜形訓》認為“陰陽相博為雷,激揚為電”.明代劉基說得更為明確:“雷者,天氣郁激而發(fā)也.陽氣困于陰,必迫,迫極而迸,迸而聲為雷,光為電”.
我國古人還通過仔細觀察,準確地記述了雷電對不同物質(zhì)的作用.《南齊書》中有對雷擊的詳細的記述:“雷震公稽山陰恒山保林寺,剎上四破,電火燒塔下佛面,而窗戶不異也.”
在我國,摩擦起電現(xiàn)象的記述頗豐.西晉張華記述了梳子、絲綢摩擦起電引起的放電發(fā)聲現(xiàn)象:“今人梳頭,脫著衣時,有隨梳、解結(jié)有光者,亦有咤聲”.
()“雷者,天氣郁激而發(fā)也.陽氣困于陰,必迫,迫極而迸,迸而聲為雷,光為電”.后來科學家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光是________.
()“陰陽相博為雷,激揚為電”中的“陰”指負電荷,“陽”指正電荷,云層帶電是因為云層與空氣摩擦使________發(fā)生轉(zhuǎn)移,這種現(xiàn)象叫摩擦起電.
()“電火燒塔下佛面”是因為佛面的金屬膜屬于________,強大的放電電流通過佛面的金屬膜,使金屬膜________;“而窗戶不異也”是因為窗戶為木制,木頭屬于絕緣體,所以仍保持原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巢湖市2016~2017學年度第1學期 八年級物理期中質(zhì)量檢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__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選擇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較好;如果選用另外一塊,會因為產(chǎn)生_____________個像而難于確定像的位置; 在尋找A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棋子________(“A”或“B”)這一側(cè)觀察;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___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____(“垂直”或“不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___________. 移開蠟燭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沒有像,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3)某同學點燃蠟燭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處,再把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移到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兩支蠟燭的位置,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分別到平面鏡的距離。根據(jù)這組數(shù)據(jù),他得出實驗規(guī)律:“平面鏡成像時物距總是與像距相等”。你認為該同學的做法___________(“恰當”或“不恰當”)。因為實驗的結(jié)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_________。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