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南瓜所受的重力為60N,它的質(zhì)量為 ______ kg .月球的引力只是地球的,那么該南瓜在月球上受到重力為 ______ N.(g取10N/k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江陰市澄西片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物體A正沿粗糙斜面下滑,作出它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級4月調(diào)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實驗,它說明的原理在日常生活和軍事領(lǐng)域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下列關(guān)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實驗說明了發(fā)電機原理,這個過程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B. 該實驗說明了電動機原理,這個過程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C. 利用該原理制成電磁炮,通電導體即是炮彈,這個過程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D. 利用該原理可制成話筒,將聲音的能量轉(zhuǎn)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制作一個橡皮筋測力計”的小組活動中,小軍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nèi),橡皮筋伸長的長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關(guān)系?”小明和小麗經(jīng)過思考并猜想后,他們決定一起通過實驗來驗證.小明和小麗的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

(1)沒有掛鉤碼時,橡皮筋的長度L0= ______ cm;

(2)請在方格紙中作出關(guān)于F與△L的關(guān)系圖象____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實驗?zāi)艿玫降慕Y(jié)論是(用語言敘述): ______ ;

(4)把小明和小麗實驗時所用的橡皮筋做成測力計,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則它的量程為 ______ .

(5)用上述的那種橡皮筋兩根A和B,用細線C(C的長度和質(zhì)量不計)緊靠地串在一起,如下甲圖 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了一大小為1.8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長,如下乙圖所示,則此時A和B串在一起的總長度為 ______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雪在外力擠壓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冰的密度,小麗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來估測積雪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積雪,腳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個下凹的腳印,然后測量出雪的厚度為h1,腳印的深度為h2,就可以估算出積雪密度ρ雪= ______ ρ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小強用雙漿在水中劃動游船,為了使船頭向左轉(zhuǎn),他應(yīng)采用下面什么方式劃水( 。

A. 左右漿同時向后劃水

B. 左右漿同時向前劃水

C. 左漿向前劃水,右漿向后劃水

D. 左漿向后劃水,右漿向前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guān)于對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某種物質(zhì)的密度與體積成反比

B. 某種物質(zhì)的密度與質(zhì)量成正比

C. 單位體積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越大,密度越大

D. 單位質(zhì)量某種物質(zhì)的體積越大,密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屆北京市通州區(qū)九年級4月統(tǒng)一測試(一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剛在實驗室做“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實驗。

(1)表一是小剛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____℃。

(2)此次實驗中水的沸點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溫度計玻璃泡中的測溫物質(zhì)有的是水銀,有的是酒精。在標準大氣壓下,

水銀和酒精的凝固點和沸點如表二所示。在做“觀察水的沸騰現(xiàn)象”實驗時,應(yīng)選用____________溫度計。(選填“水銀”或“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李市中學、白沙中學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A、B為兩個等高圓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部的底面積之比為2:1,都裝滿水.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