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艷.形態(tài)簡練而蜚聲中外.星期天,小華去惠山古鎮(zhèn)游玩,參觀泥人展覽,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制作工序.惠山泥人使用惠山地區(qū)的黑泥為材料,泥坯成型需經(jīng)過“一印、二捏、三格、四鑲、五扳”五道工序,成型泥坯自然陰于后再上色.在泥人展上她看到地面上有一個高為1.05m的大“阿福”,如圖所示,小華為了估測其密度和質(zhì)量,立即購買了一個相同材質(zhì)且等比例縮小的“阿福”小泥人,回家后她測得小“阿福”的高度為10.5cm.質(zhì)量為275.2g.體積為160cm3.
設(shè)大、小“阿福”都是實心的,它們的體積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立方,底面積之比等于高度比的平方,則
(1)阿福密度是多少?
(2)大、小“阿福”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多少?
【答案】(1)1.72g/cm3(2)10:1
【解析】試題分析:(1)已知小“阿福”的質(zhì)量m=275.2g,體積為V=160cm3,
則“阿福”的密度:
ρ===1.72g/cm3;
(2)因為大、小“阿福”都是實心的,它們的體積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立方,
即:=,
所以大“阿福”的體積:V大=×V小=×160cm3=160000cm3,
由ρ=可得,大“阿福”的質(zhì)量:
m′=ρV大=1.72g/cm3×160000cm3=275200g=275.2kg;
大、小阿福的重力之比為:G大:G小=m大g:m小g=m大:m小=275200g:275.2g=1000:1,
又底面積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平方,
即S大:S小=(h大)2:(h小)2=(105cm)2:(10.5cm)2=100:1,
則大、小“阿福”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
=====10:1,
故大小“阿福”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10:1.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陳能寬是中國核武器事業(yè)奠基人之一,是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wù)芦@得者.陳能寬參與研究的核能屬于(選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現(xiàn)在人們利用可控核能的途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木塊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沖上粗糙斜面后最終靜止在A點。以下關(guān)于木塊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不變
B.木塊在A點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塊的重力
C.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下
D.木塊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會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利用帶釘?shù)哪緣K、沙土、鉤碼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分析比較下圖,說法錯誤的是:( )
A. 該實驗通過比較釘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
B. 由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
C. 本實驗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D. 由圖可知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古希臘學(xué)者亞里士多德認(rèn)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xù)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則認(rèn)為:運動的物體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到底誰說得對呢?為了探究這個問題,小明和同學(xué)們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為了研究小車在不同的阻力(摩擦力)作用下速度的變化情況,小明在實驗中是如何讓小車受到不同阻力的? .
(2)為了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實驗時應(yīng)控制 保持不變,你認(rèn)為小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3)請將小明在本實驗中的結(jié)論填寫完整:在較平滑木板上運動時,小車運動的距離較 ,速度減小得較 這是因為小車受到的阻力較 的緣故.
(4)根據(jù)小明的結(jié)論,你能推理出小車不受阻力,將做 運動.
(5)以上探究過程運用了“理想實驗”的方法,想想看:在八年級物理學(xué)習(xí)中,你在探究什么問題時也運用了此方法?請你說出該實驗的名稱.
實驗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LED燈是新型節(jié)能燈,小明取一個LED直接接在干電池兩極,不亮,對調(diào)電池正負(fù)極后LED亮了,但幾乎不發(fā)熱,以下推斷符合上述實驗事實的是( )
A.一節(jié)干電池提供的電壓是220V
B.LED燈是用絕緣體材料做的
C.LED主要是電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D.LED僅允許電流由一個方向通過,具有單向?qū)щ娦?/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本領(lǐng)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初溫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物質(zhì) | 質(zhì)量/g | 溫度升高10℃所需要的時間/s | 溫度升高20℃所需要的時間/s | 溫度升高30℃所需要的時間/s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在本實驗中,用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表示物質(zhì) .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熱量.
(3)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選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溫度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