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閱讀下面摘自百度•百科的科普短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霧霾天氣-空氣中含有較多的細顆粒物,PM2.5表示大氣中粒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細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細小顆粒物的形成,人為的因素是各種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其來源包括發(fā)電、冶金、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yè)過程中排放的煙塵以及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細小顆粒物粒徑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在大氣中可以長時間、大范圍的漫游、懸浮,吸入人體會對呼吸系統(tǒng)、心肺甚至大腦造成傷害.
    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為安全值.
(1)PM2.5在大氣中的漫游不是(填“是”或“不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
(2)2013年5月13日,銀川市出現(xiàn)霧霾天氣,空氣監(jiān)測PM2.5為107μg/m3,即相當于100m3空氣中細顆粒物的質(zhì)量為1000g,市區(qū)籠罩在浮塵中,給出行的市民帶來不便.
(3)請你結(jié)合生活體驗,提出兩條改善霧霾天氣的措施.

分析 (1)物理學中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并且溫度越高擴散越快,分子的這種運動又叫做分子熱運動;
(2)知道PM2.5日均濃度和體積,根據(jù)密度公式求出100m3的空氣中PM2.5的顆粒物的質(zhì)量;
(3)根據(jù)題干中霧霾天氣的形成提出改善的措施.

解答 解:
(1)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它們在空中漫游,是機械運動,不屬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
(2)根據(jù)ρ=$\frac{m}{V}$可得,100m3的空氣中PM2.5的顆粒物的質(zhì)量:
m=ρV=107μg/m3×100m3=109μg=1000g;
(3)改善霧霾天氣的措施:①提高燃料的利用率;②低碳出行,少開車;③大量植樹造林等等.
故答案為:
(1)不是;  (2)1000;   (3)①提高燃料的利用率;②大量植樹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點評 本題考查了分子運動和機械運動的區(qū)別以及密度公式的應(yīng)用和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是一道信息給予題,要充分看清解答該題所用到的題中信息即可較快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如圖3所示為研究物質(zhì)比熱容的實驗裝置,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質(zhì)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熱得快”對其加熱.實驗時為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lǐng)的大小,我們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水和煤油溫度的變化量的不同;也可以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實驗中“熱得快”通電時間的長短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有一種日光燈,如圖所示,在啟動時要用啟輝器,但當日光燈啟動后,可以取下啟輝器,日光燈依然能正常工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是啟輝器
B.B是啟輝器
C.A、B都是啟輝器
D.A、B中不管誰是啟輝器都可以讓燈管正常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這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顯示音叉的振動.
(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jié)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fā)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xiàn)象,你的改進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輕小物體.
(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fā)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zāi)苷f明空氣可以傳聲.
(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液體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液體甲和乙加熱.
液體$次數(shù)質(zhì)量
m/kg
升高的溫度
△t/℃
加熱的時間
t/min
10.151
20.1102
30.2104
40.1101
50.1202
60.2204
(1)實驗中,用加熱時間間接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2)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實驗數(shù)據(jù),某同學認為:加熱相同的時間時,乙升高的溫度高一些,這說明乙吸收的熱量多一些.這位同學的判斷是否正確?錯誤請說明理由.因為完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物質(zhì)吸收的熱量相同;.
(3)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同種物質(zhì)升高相同溫度時,物質(zhì)的質(zhì)量越大,吸收的熱量就越多.(選填:“多”或“少”)
(4)通過比較第2、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少與液體的種類有關(guān),甲的吸熱能力更強(選填“甲”或“乙”). 物理上用比熱容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
(5)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等的甲和乙,放出相等的熱量后相互接觸,內(nèi)能將A.
A.一定從甲傳給乙      B.一定從乙傳給甲     
C.不會發(fā)生熱傳遞      D.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熱傳遞
(6)小夏在探究“物質(zhì)的放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分別用質(zhì)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種液體進行了實驗,并用圖象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處理,如圖所示.實驗中,水和另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放出的熱量相等.分析圖象可以得出:甲物質(zhì)為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為亮亮用斜面和小車做“測量物體的平均速度”的實驗過程,小車自頂端出發(fā)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停止計時,在此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是( 。
A.11cm/sB.10cm/sC.9cm/sD.8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有關(guān)誤差的正確說法是(  )
A.誤差就是測量中的錯誤
B.選用精確的儀器就可以避免誤差
C.誤差是由測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D.采取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是同一個音叉發(fā)出的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這兩列聲波的音調(diào)不相同,響度相同.(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2.4m=2.4×10-3km=2.4×103mm;2.5min=15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