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噪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醫(yī)生用聽診器診病是為了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C.氣體只能傳聲不能發(fā)聲
D.人耳不能接受次聲,所以次聲不會對人造成危害

分析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聲音的特性有三個: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灰羯侵嘎曇舻母杏X特性;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低于20Hz的聲音我們稱之為次聲,高于20000Hz的聲音我們稱之為超聲,它們都是振動產生的聲音,只是人聽不到而已.

解答 解:A、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噪聲也不例外,是由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聽診器的前端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膜腔,被體檢者體內的聲波振動后,聽診器內的密閉氣體隨之振動,傳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狹窄,氣體的振幅就比前端大很多,醫(yī)生聽到的聲音就大了很多,故B正確;
C、任何物體的振動都可以發(fā)出聲音,故C錯誤;
D、人耳不能接受次聲,是因為次聲的頻率低于人的聽覺范圍,但它同樣可以傳遞能量,甚至對人造成危害,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任何物體的振動都可以發(fā)聲,任何聲音也都是由振動產生的,人耳接收不到的次聲和超聲也是普通的聲音,只是頻率超出了人的聽覺范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閱讀短文,回答各題
                                     神奇的靜電
    圖中人的頭發(fā)為什么會豎起來?
    請去中國科技館“探索與發(fā)展”展區(qū)體驗一下靜電的美妙與神奇,然后沿著科學家們探索的足跡,展開自己的科學探索之旅,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科學精神、思想和方法.
    在干燥和多風的秋天,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象: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fā)會經!帮h”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fā)出“啪、啪”的聲響.這些都是靜電現象.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
    兩千多年前,人類就開始研究靜電現象了.吉爾伯特(1544-1603)是一位醫(yī)生,他利用各種物質做了許多摩擦起電的實驗,發(fā)現除琥珀外,金剛石、藍寶石、水晶、玻璃、硫磺、硬樹脂、云母、巖鹽等,摩擦后也能吸引小物體.吉爾伯特把經過摩擦后能吸引小物體的物體叫做electric,意思是“琥珀體”,這就是西文中“電electricity”的詞根的來源.為了確定一種物質是不是帶電體,他發(fā)明了第一個可供實驗用的驗電器,用一根極細的金屬棒,中心平衡在一個尖端上,可以自由轉動.由于棒很輕,當摩擦后帶電的物體靠近棒時,棒被吸引而轉動.
    1882年,英國維姆胡斯創(chuàng)造了圓盤式靜電感應起電機,感應起電機是一種能連續(xù)取得并可積累較多正、負電荷的實驗裝置.其中兩軸玻璃圓板可反向高速轉動,摩擦起電的效率很高,并能產生高電壓.感應起電機所產生的高電壓,與其他儀器配合后,可進行靜電感應、雷電模擬實驗、演示尖端放電等有關靜電現象的實驗.

用靜電感應起電機做個有趣的實驗吧:會跳舞的紙傘
實驗器材:紙傘、靜電感應起電機、兩個金屬鏈
注意事項:兩個紙傘放置時有一定距離,避免相互吸引.
實驗步驟:
①用金屬鏈連接紙傘和靜電感應起電機.
②搖動靜電感應起電機,觀察到紙傘張開,而且紙傘張開的角度還會變化.
(1)帶電體具有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的性質.
(2)靜電就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如果電荷定向移動會產生電流.
(3)根據會跳舞的紙傘可以制成驗電羽檢驗物體是否帶電,驗電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彈力和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彈簧測力計只能沿豎直向上方向測量力的大小
B.彈簧測力計是根據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C.彈力是指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阻礙它恢復原狀的物體產生的力
D.彈力一定產生于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1)如圖1所示,請畫出物體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如圖2所示,漂浮在水槽中的蘋果處于靜止狀態(tài).請你在圖中畫出蘋果的受力示意圖.
(3)在圖3中請作出該物體受斜面支持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先后四次測量一個物體的寬度,測得的數據分別是:2.60cm、2.61cm、2.62cm、2.63cm則這個物體的寬度是( 。
A.2.60cmB.2.615cmC.2.62cmD.2.6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雙休日小唐同學外出旅游,發(fā)現司機前面有一個顯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盤如圖甲所示,則汽車此時行駛的速度為80km/h,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后,表盤示數變?yōu)槿鐖D乙所示,行駛的時間為3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質量為 2×103千克的汽車在水平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勻速行使1千米,汽車做功4×105焦.  求:
(1)汽車的牽引力;   
(2)汽車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冬天,雙手反復摩擦,手會感到暖和;用嘴對著雙手“呵氣”,手也會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做功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后者是利用熱傳遞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若某個銅球的比熱容為0.39×103J/(kg•℃),則半個銅球的比熱容為0.39×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有水的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直到圓柱體的底部與燒杯底部接觸為止(設燒杯底面積為1分米2),如圖已給出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隨圓柱體下降高度h變化的實驗圖線,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圓柱體在下降的全過程中重力為12牛
B.圓柱體的高度為4厘米
C.圓柱體所受的最大浮力為8牛
D.圓柱體的體積為4×10-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