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專題五:創(chuàng)造與探究
大部分物質(zhì)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大多數(shù)物體在溫度升高時體積要膨脹,溫度下降時體積要收縮,這就是“熱脹冷縮”現(xiàn)象.不同物體在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的變化一般不同.

(1)如圖1所示,把形狀相同的銅片和鐵片緊緊的鉚在一起,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時,銅片比鐵片體積變化的要大.當溫度升高時雙金屬片就會向鐵片一側(cè)彎曲,溫度降低時會向另一側(cè)彎曲.
(2)大部分物質(zhì)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但是水在某些溫度范圍內(nèi),溫度升高時,體積反而減小.如圖2所示是1kg的純水在不同溫度時所占的體積曲線圖.由圖可知,在4℃時,1kg的純水所占的體積最;溫度在高于4℃時,水熱脹冷縮;溫度在0℃~4℃之間反常膨脹,即熱脹冷縮;給0℃的水加熱到10℃的過程中,水的體積先減小,后增大.

分析 (1)由于銅的熱膨脹比鐵的熱膨脹大,當加熱雙金屬片時,雖然升高的溫度相同,但銅片的伸長量大,于是雙金屬片向鐵片一側(cè)彎曲.待冷卻后,又恢復平直;
(2)在圖象中找出密度最大的位置,看對應的溫度是多少;根據(jù)圖象找出0℃~10℃水體積的變化情況,得出結(jié)論.

解答 解:(1)因為在溫度升高的條件下,銅的熱膨脹比鐵熱膨脹的大,雖然升高的溫度相同,但銅片的伸長量大,所以當升高相同溫度銅鐵制成的雙金屬片時,雙金屬片向鐵片一側(cè)彎曲,故向鐵片一面彎曲;
(2)由圖象可知,在4℃時水的體積最小,密度最大;水在溫度高于4℃時熱脹冷縮;在0℃~4℃范圍內(nèi),溫度升高時水的體積逐漸變小的,所以是熱縮冷脹,因此叫做反常膨脹;當溫度高于4℃時,水的體積增大,因此水熱脹冷縮;給0℃的水加熱到10℃的過程中,由題意可知,水的體積先減小,后增大.
故答案為:(1)鐵片;(2)4;減。辉龃螅

點評 此題考查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對材料的性質(zhì),教材中沒有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需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做題時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jié),以便學習的進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開關(guān)能控制兩盞燈,這兩盞燈一定是串聯(lián)的
B.正、負電荷的定向移動都能形成電流
C.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一致
D.廚房里的換氣扇和照明燈,使用時互不影響,它們是并聯(liá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上長為120m的斜度,到達坡頂,接著又以12m/s的速度從坡頂沿原路勻速返回,到達坡底.該汽車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1.0m/sB.11.5m/sC.10.5m/sD.10.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關(guān)于熔化和沸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晶體達到熔點一定熔化
B.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且一定保持100℃
C.物體在熔化和沸騰過程不斷吸熱,溫度升高
D.溫度達到沸點,液體不一定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回顧實驗和探究: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猜想 小雨在探究光的發(fā)射定律時,猜想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過程 葉子姐姐認為小雨的猜想不對,于是設計了如圖實驗,把紙板NOF向后折.
通過上述現(xiàn)象,葉子姐姐得出結(jié)論:在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從而證明小雨的猜想是錯誤的.這里運用了
反證法.
 程序 提出問題--猜想--
進行實驗--得出結(jié)論.
(2)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
 過程方法如圖所示實驗中,用
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運用了
替代法,這樣做的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得到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1 2 3
 物距/cm 510  15
像距/cm 5 10 15
 結(jié)論 通過數(shù)據(jù)表格得出結(jié)論:
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凸透鏡的位置固定不動,實驗操作規(guī)范,在圖示位置時,燭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這個像是縮。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倒立(選填“正立”或“倒立”)像、實(選填“實”或“虛”)像.
(2)這個像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相同.若將蠟燭向右移動少許,則應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時像的大小比剛才的像要大(選填“大”或“小”)些.
(3)再在凸透鏡左側(cè)附近放置一凹透鏡(圖中未畫出),這時需要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為了粗測凸透鏡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課下課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到地面的距離,直至地面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的亮點,小明認為此點就是凸透鏡焦點的位置.旁邊的同學卻告訴他,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其理由是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放置(太陽光沒有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到凸透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初三某班同學到實驗室做“測量小燈泡功率”的分組實驗.待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電阻約為10Ω.實驗室有如下器材:
A.電源E(電壓為6V)B.電流表A(0~0.6A,0~3A)
C.電壓表(0~3V,0~15V)D.滑動變阻器R1(5Ω,0.3A)
E.滑動變阻器R2(50Ω,0.5A)F.滑動變阻器R3(500Ω,1A)
G.開關(guān)S,導線若干

(1)在圖甲的虛線框內(nèi)畫出本實驗應該采用的實驗電路圖;
(2)實驗應該選用的最合適的滑動變阻器是E(填器材代號);
(3)經(jīng)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guān),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小燈泡兩端電壓為1.8V,流過小燈泡的電流是0.22A,此時小燈泡的電阻是8.18Ω(結(jié)果保留二位小數(shù));
(4)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多次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小明畫出小燈泡中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丙,根據(jù)圖象提供的信息,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0.625W.
(5)同學們完成實驗后,發(fā)現(xiàn)某實驗小組在完成本實驗中電路出現(xiàn)故障.請你根據(jù)故障現(xiàn)象和檢測結(jié)果,在下表的空格內(nèi)寫出發(fā)生故障的原因.
故障現(xiàn)象檢測結(jié)果發(fā)生故障的原因
燈泡不亮,電壓表示數(shù)較大,電流表幾乎無示數(shù).取下燈泡,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均不變.燈斷路
(6)曉紅還想用原實驗器材測量電阻絲Rx的阻值(約20Ω),她用電阻絲替換小燈泡,閉合開關(guān)后發(fā)現(xiàn)電流表已損壞,其他器材完好.請在圖丁方框中畫出測電阻絲Rx阻值的電路圖,簡述主要的實驗步驟并寫出電阻Rx最后表達式.
①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B端,記錄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②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至A端,記下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2,Rx=$\frac{{U}_{2}{R}_{0}}{{U}_{1}{-U}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在0~5s的過程中,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確B.只有②④正確C.只有②③正確D.只有②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所示電路中,開關(guān)S閉合后,通過燈L1、L2的電流之比為2:3,電流表A1與A2的示數(shù)之比為3:5.燈L1兩端電壓、燈L2兩端電壓之比為1:1,若燈L1斷路,則燈L2不變(變亮/變暗/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