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編號 | 1 | 2 | 3 | 4 |
小球質量(×10-2kg) | 2 | 5 | 45 | 40 |
小球半徑(×10-3m) | 0.5 | 0.5 | 1.5 | 2 |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 16 | 40 | 40 | 20 |
次數 | 小球的質量m | 小球下落的高度h | 小球到達底端的速度v | 木塊移動的距離s/cm |
1 | 大 | h0 | v0 | 60.8 |
2 | 中 | h0 | v0 | 48.2 |
3 | 小 | h0 | v0 | 24.5 |
分析 (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查找到小球半徑相同,收尾速度不同的編號;
(2)根據題意,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作勻速運動,通常把這個速度稱為收尾速度,此時重力與阻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其質量之比等于空氣阻力之比;
(3)綜合上面兩個結論,由表中2、4兩次數據分析得出第4次的數據的收尾速度;
(4)(a)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小球速度大小不變,根據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的質量與動能的關系;
(b)木塊移動的越遠,說明重力勢能轉化的動能就越大,可以從減小小球的重力勢能方面考慮;用圓柱體代替小球做該實驗的好處,可以從木塊的運動方向來解釋.
解答 解:(1)比較1號和2號小球可知,兩小球的半徑相同,高空勻速下落時,空氣阻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f1f2=G1G2=m1m2=25,收尾速度v1v2=1640=25,由此可得:相同半徑的小球,所受空氣阻力與收尾速度成正比;
(2)由表中數據可知,2、3兩次實驗半徑r2:r3=1:3,收尾速度相同.小球質量之比為m2:m3=5:45=1:9,根據G=mg,可知重力之比為G2:G3=1:9,阻力與重力二力平衡,可知阻力之比為f2:f3=1:9;說明收尾速度相同時,阻力與半徑比的平方成正比;
(3)綜合(1)(2)空氣阻力與收尾速度成正比,與半徑比的平方成正比.由表中2、4兩小球的數據,f2f4=m2m4=5×10−2kg40×10−2kg=18,(r2r4)2=(0.5×10−3m2×10−3m)2=116,
所以收尾速度v2v4=21,則v4=12v2=12×40m/s=20m/s;
(4)(a)從圖中所給數據,可以知道:小球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推動木塊移動距離大,動能越大;
(b)木塊運動到了長木板的末端之外,可以減小木塊的動能,也就是減小小球的重力勢能,即降低小球開始下落時的高度;
用圓柱體代替小球做該實驗,其好處之一是:有利于使木塊沿著與木板平行的方向運動.
故答案為:(1)1、2;(2)1:9; (3)20;(4)(a)當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小球具有的動能越大;(b)降低小球下落的高度;可讓木塊沿著與木板平行的方向運動.
點評 本題考查控制變量法的應用能力和物體動能與質量的關系,主要是考查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應用,要求較高,有一定的難度,解題時一定要認真.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下沉 | B. | 上浮 | C. | 先上浮后下沉 | D. | 懸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 次數 | 動力/N | 動力臂 /m | 阻力/N | 阻力臂 /m | ① | ② |
1 | ||||||
2 |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次數 | 小球的 質量m | 小球下落 的高度h | 小球到達底端的速度v | 木塊移動的 距離s/cm | 小球的 動能Ek |
1 | 大 | ho | v0 | 60.8 | 大 |
2 | 中 | ho | v0 | 48.2 | 中 |
3 | 小 | ho | v0 | 24.5 | 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問題 | 修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