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叫做平衡.________物體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處于平衡的情況叫做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 復習提綱
一、溫度計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攝氏溫度:溫度計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攝氏溫度。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②常用溫度計種類:
A、實驗用溫度計:量程一般為-20℃—11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水銀或酒
B、寒暑表:量程一般為-30℃—5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煤油或酒精。
C、體溫計:量程為35℃—42℃,分度值為0.1℃ ,所裝液體為水銀。結構特點: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縮口處的水銀斷開,直玻璃管內的水銀不會退回玻璃泡內,這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仍然表示人體的溫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應當把體溫計中的水銀甩下去(其他溫度計不用甩)?潭炔糠种瞥扇庵问抢梅糯箸R原理。
③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4、利用標準點法求正確溫度
對刻度模糊的溫度計和刻度不標準的溫度計,根據(jù)它們的讀數(shù)或水銀柱的變化來確定正確的溫度比較困難,可采用標準點法來確定正確的溫度。其步驟為:A、確定標準點及其對應的兩個實際溫度;B、寫出兩標準點之間的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C、寫出待求點與其中一個標準點之間的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待求溫度與一個實際溫度的變化;D、利用溫度變化與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據(jù)題意求解。
二、熔化和凝固
⑴、熔化
1、定義: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
2、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常見的晶體: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萘、各種金屬。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常見的非晶體:松香、玻璃、蜂蠟、瀝青等。
3、晶體的熔化:
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熔點。
②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xù)吸熱。
③晶體熔化的特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4、非晶體的熔化
①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沒有一定的溫度,溫度會一直升高。
②非晶體熔化的特點:吸熱,先變軟,然后逐漸變稀成液態(tài),溫度不斷長升高,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⑵、凝固
1、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
2、凝固點: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
3、液態(tài)晶體的凝固: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就是它的凝固點。
4、非晶體的凝固: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沒有一定的凝固點,溫度會一直降低。
⑶、物體在熔過程中要吸熱,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熔化和凝固互為逆過程。
⑷、溫度為熔點的物質既可能是固態(tài)、液態(tài),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⑸、晶體和非晶體的異同
晶體 | 非晶體 | ||
相同點 | 狀態(tài) | 固體 | 固體 |
熔化過程 | 吸熱 | 吸熱 | |
凝固過程 | 放熱 | 放熱 | |
不同點 | 熔化過程中的溫度 | 保持主變 | 不斷升高 |
凝固過程中的溫度 | 保持不變 | 不斷降低 | |
熔點和凝固點 | 有 | 無 | |
熔化條件 |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xù)吸熱 | 持續(xù)吸熱 | |
凝固條件 |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 | 持續(xù)放熱 |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①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fā)
③沸騰:
A、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B、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同一種液體的沸點還與上方的氣壓有關系。
C、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需要繼續(xù)吸熱。
D、液體沸騰時吸熱溫度持在沸點不變。
④蒸發(fā)
B、發(fā)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fā)越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fā)越快。
C、蒸發(fā)的特點: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吸熱。
D、蒸發(fā)致冷:是指液體蒸發(fā)時要從周圍或自身吸收熱量,從而使周圍物體或自身溫度下降。
⑤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
蒸發(fā) | 沸騰 | ||
共同點 | 都屬于汽化現(xiàn)象,都要吸熱 | ||
不同點 | 發(fā)生部位 | 液體表面 | 液體表面和內部 |
劇烈程度 | 緩慢 | 劇烈 | |
發(fā)生條件 | 任何溫度 | 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 | |
溫度變化 | 液體自身溫度和它依附的物體溫度下降 | 溫度不變 | |
影響因素 | 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灰好嫔峡諝饬鲃铀俣 | 液體表面上方氣壓的大小 |
⑥汽化吸熱
2、液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①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②氣體液化時要放熱。
③常見的液化:霧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圍的“白氣”;冷飲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氫”和助推劑“氧”都是通過加壓的方法變成液態(tài)氫和氧的。
3、電冰箱是根據(jù)液體蒸發(fā)吸熱,氣體壓縮體積液化放熱的原理制成的。
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升華。
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熱,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華吸熱來得到低溫。
常見的升華現(xiàn)象:樟腦丸先變小最后不見了;寒冷的冬天,積雪沒有熔化卻越來越少,最后不見了;用久的燈絲變細。
2、凝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
物質在凝華過程中要放熱。
常見的凝華現(xiàn)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燈泡變黑;冰棒上的“白粉”。
五、解釋物態(tài)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1、解答問題的一般步驟:A、識別問題給出的初狀態(tài)與末狀態(tài);B、根據(jù)有關的概念或規(guī)律尋找與其有關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C、得出結論。
2、不要以錯誤的主觀感覺作為判斷依據(jù),人們的一些主觀感覺并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 復習提綱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哦x: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枪腆w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戎貫镚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耪n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莆锢硪饬x: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枪絇=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葔簭妴挝籔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蓱茫寒攭毫Σ蛔儠r,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乓后w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圃谕簧疃,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且后w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
、磐茖簭姽绞褂昧私⒗硐肽P头,前面引入光線的概念時,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這個方法今后還會用到,請認真體會。
⑵推導過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 ;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壓強:p=F/S=ρgh。
⑶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
5.液體對容器底的壓
力
F=G F<G F>G
6.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㈠首先確定壓強P=ρgh;㈡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 F=G。
7.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圃恚哼B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jù)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qū)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 cmHg,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H cmHg? (H+h)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四章 物態(tài)變化 復習提綱
一、溫度計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攝氏溫度:溫度計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攝氏溫度。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攝氏度,沸水的溫度是100攝氏度,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②常用溫度計種類:
A、實驗用溫度計:量程一般為-20℃—11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水銀或酒
B、寒暑表:量程一般為-30℃—50℃,分度值為1℃,所裝液體一般為煤油或酒精。
C、體溫計:量程為35℃—42℃,分度值為0.1℃ ,所裝液體為水銀。結構特點: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間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縮口處的水銀斷開,直玻璃管內的水銀不會退回玻璃泡內,這樣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仍然表示人體的溫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應當把體溫計中的水銀甩下去(其他溫度計不用甩)?潭炔糠种瞥扇庵问抢梅糯箸R原理。
③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4、利用標準點法求正確溫度
對刻度模糊的溫度計和刻度不標準的溫度計,根據(jù)它們的讀數(shù)或水銀柱的變化來確定正確的溫度比較困難,可采用標準點法來確定正確的溫度。其步驟為:A、確定標準點及其對應的兩個實際溫度;B、寫出兩標準點之間的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實際溫度的變化;C、寫出待求點與其中一個標準點之間的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及與其對應的待求溫度與一個實際溫度的變化;D、利用溫度變化與格數(shù)變化或長度變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據(jù)題意求解。
二、熔化和凝固
⑴、熔化
1、定義: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
2、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晶體。常見的晶體:海波、冰、石英、水晶、食鹽、明礬、萘、各種金屬。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叫非晶體。常見的非晶體:松香、玻璃、蜂蠟、瀝青等。
3、晶體的熔化:
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熔點。
②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xù)吸熱。
③晶體熔化的特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
4、非晶體的熔化
①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沒有一定的溫度,溫度會一直升高。
②非晶體熔化的特點:吸熱,先變軟,然后逐漸變稀成液態(tài),溫度不斷長升高,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
⑵、凝固
1、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做凝固。
2、凝固點: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保持一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
3、液態(tài)晶體的凝固:液態(tài)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放熱溫度保持不變。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就是它的凝固點。
4、非晶體的凝固: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沒有一定的凝固點,溫度會一直降低。
⑶、物體在熔過程中要吸熱,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熔化和凝固互為逆過程。
⑷、溫度為熔點的物質既可能是固態(tài)、液態(tài),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
⑸、晶體和非晶體的異同
晶體 | 非晶體 | ||
相同點 | 狀態(tài) | 固體 | 固體 |
熔化過程 | 吸熱 | 吸熱 | |
凝固過程 | 放熱 | 放熱 | |
不同點 | 熔化過程中的溫度 | 保持主變 | 不斷升高 |
凝固過程中的溫度 | 保持不變 | 不斷降低 | |
熔點和凝固點 | 有 | 無 | |
熔化條件 |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xù)吸熱 | 持續(xù)吸熱 | |
凝固條件 | 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xù)放熱 | 持續(xù)放熱 |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①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fā)
③沸騰:
A、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
B、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同一種液體的沸點還與上方的氣壓有關系。
C、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需要繼續(xù)吸熱。
D、液體沸騰時吸熱溫度持在沸點不變。
④蒸發(fā)
B、發(fā)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fā)越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fā)越快。
C、蒸發(fā)的特點: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吸熱。
D、蒸發(fā)致冷:是指液體蒸發(fā)時要從周圍或自身吸收熱量,從而使周圍物體或自身溫度下降。
⑤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
蒸發(fā) | 沸騰 | ||
共同點 | 都屬于汽化現(xiàn)象,都要吸熱 | ||
不同點 | 發(fā)生部位 | 液體表面 | 液體表面和內部 |
劇烈程度 | 緩慢 | 劇烈 | |
發(fā)生條件 | 任何溫度 | 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 | |
溫度變化 | 液體自身溫度和它依附的物體溫度下降 | 溫度不變 | |
影響因素 | 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灰好嫔峡諝饬鲃铀俣 | 液體表面上方氣壓的大小 |
⑥汽化吸熱
2、液化: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液化。
①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②氣體液化時要放熱。
③常見的液化:霧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圍的“白氣”;冷飲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氫”和助推劑“氧”都是通過加壓的方法變成液態(tài)氫和氧的。
3、電冰箱是根據(jù)液體蒸發(fā)吸熱,氣體壓縮體積液化放熱的原理制成的。
四、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升華。
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熱,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華吸熱來得到低溫。
常見的升華現(xiàn)象:樟腦丸先變小最后不見了;寒冷的冬天,積雪沒有熔化卻越來越少,最后不見了;用久的燈絲變細。
2、凝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叫凝華。
物質在凝華過程中要放熱。
常見的凝華現(xiàn)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燈泡變黑;冰棒上的“白粉”。
五、解釋物態(tài)變化時應注意的問題
1、解答問題的一般步驟:A、識別問題給出的初狀態(tài)與末狀態(tài);B、根據(jù)有關的概念或規(guī)律尋找與其有關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C、得出結論。
2、不要以錯誤的主觀感覺作為判斷依據(jù),人們的一些主觀感覺并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提綱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
3.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固態(tài)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guī)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wěn)定。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態(tài)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氣態(tài)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
4.原子結構。
5.納米科學技術。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一個蘋果約150g;一頭大象約6t;一只雞約2kg。
3.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tài)、狀態(tài)、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4.測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仆斜P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臺上,游碼歸零,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橫梁平衡。具體如下:
①“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
、邸罢{”:調節(jié)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堋胺Q”: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⑤“記”:被測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拮⒁馐马棧篈、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欠椒ǎ篈、直接測量:固體的質量;B、特殊測量:液體的質量、微小質量。
二、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 ; 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
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
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不變,m與V成正比;物體的密度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tài)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瀑|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與密度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與密度成正比。
5.圖象:如圖所示:甲>乙。
6.測體積──量筒(量杯)
、庞猛荆簻y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剖褂梅椒ǎ
“看”:單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臺上。
“讀”: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讀數(shù)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測固體的密度:
說明:在測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
8.測液體密度:
1)公式法:天平測液體質量,用量筒測其體積。
⑴原理:
、品椒ǎ孩儆锰炱綔y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④得出液體的密度=(m1-m2)/V
2)等容法:沒有量筒或量杯,可借水和其他容器來測。
3)浮力法:在沒有天平、量筒的條件下,可借助彈簧秤來測量,如用線將鐵塊系在彈簧秤下讀出,鐵塊浸在空氣和浸沒水中的示數(shù)G,,則,,再將鐵塊掛在彈簧秤下,浸沒在待測液體中,
9.密度的應用:
、盆b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魄筚|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算出它的質量。
、乔篌w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算出它的體積。
、扰袛嗫招膶嵭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教版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 復習提綱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哦x: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茐毫Σ⒉欢际怯芍亓σ鸬,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耪n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
3.壓強:
、哦x: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莆锢硪饬x: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枪絇=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葔簭妴挝籔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蓱茫寒攭毫Σ蛔儠r,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乓后w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圃谕簧疃龋后w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且后w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
、磐茖簭姽绞褂昧私⒗硐肽P头ǎ懊嬉牍饩的概念時,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這個方法今后還會用到,請認真體會。
、仆茖н^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 ;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壓強:p=F/S=ρgh。
、且后w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
5.液體對容器底的壓
力
F=G F<G F>G
6.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㈠首先確定壓強P=ρgh;㈡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 F=G。
7.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菓茫翰鑹、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jù)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qū)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 cmHg,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H cmHg? (H+h)cm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