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9.如圖所示的電路元器件,屬于用電器的是(  )
A.
電鈴
B.
電壓表
C.
干電池
D.
開關

分析 根據圖示電路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分析:用電器是用電來工作的設備,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解答 解:A、電鈴,是用電器,故A符合題意;
B、電壓表,用來測電壓,不是用電器,故B不符合題意;
C、中電池是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不是用電器,故C不符合題意;
D、來接通或斷開電路,起控制電路的作用,不是用電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組成.用電器是用電來工作的裝備,電鈴是用電器,而電壓表不是用電器,是測量儀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植樹節(jié)里,小倩同學用水桶提了15kg水給剛栽上的樹澆水,已知桶自身質量為1kg,桶中水深h為30cm,提水時,手的受力面積為1.0×10-3m2
(1)水對桶底的壓強是多大?
(2)提水時,人手受到的壓強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沸騰和蒸發(f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沸騰和蒸發(fā)都不需要吸收熱量
B.蒸發(fā)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汽化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C.蒸發(fā)時液體溫度降低,沸騰時液體溫度升高
D.蒸發(fā)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而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宴會大廳力喇叭發(fā)出的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它的響度(響度/音調/音色)很大;較強的聲音能使桌上的空飲料瓶“顫抖”起來,說明聲波具有能量;人在大廳里大聲說話還能聽到回聲,這是聲波反射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閱讀短文,回答文后問題.
                      超聲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聲波的高手,它長有一雙眼睛,視覺很差,被認為是動物界的“盲人”.
    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蟲,17世紀末,意大利科學家將蝙蝠和貓頭鷹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發(fā)現,蝙蝠能輕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礙物,而貓頭鷹會撞上障礙物.后來科學家通過實驗發(fā)現,如果將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會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礙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學的一位大學生才利用儀器探測到蝙蝠發(fā)出的超聲波,從而揭開了蝙蝠捕食之謎.原來,黑暗中飛行的蝙蝠通過鼻腔每秒發(fā)射10-20次超聲波,這種聲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礙物,聲波遇到障礙物后便會發(fā)射,就像我們在大廳里拍手會聽到回聲一樣,蝙蝠根據這種回聲的方向和時間,就能了解周圍環(huán)境,辨別位置和捕食昆蟲.

    科學家受到回聲定位的啟發(fā),發(fā)明了超聲波測速儀.圖甲是公路上用超聲波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每隔一定的時間發(fā)射一次超聲波,顯示屏上能顯示發(fā)出和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并能讀出兩個信號的時間差,從而測出被測物體的位置和速度.如果發(fā)出的超聲波遇不到反射物,顯示屏上只顯示發(fā)出的超聲波,如圖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測速儀正前方有一輛汽車,測速儀將接收到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p1、p2的發(fā)射波n1、n2如圖丙所示.

(1)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作超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作次聲波;
(2)科學家將蝙蝠和貓頭鷹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發(fā)現蝙蝠能輕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礙物.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C
A.提出問題  B.猜想假設  C.進行實驗   D.得出結論
(3)蝙蝠用來接收反射超聲波的器官是B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嘴巴
(4)如果圖乙和圖丙中的p1、p2之間的時間間隔△t=0.5s,則測速儀每秒鐘發(fā)射2次超聲波,圖丙中p1、n1之間的時間間隔t1=0.2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v=340m/s,可知超聲波第一次發(fā)射時汽車離測速儀的距離為34m;
(5)圖丙p1、n2之間的時間間隔t2小于之p1、n1之間間隔t1,由此可以判斷汽車的運動情況是B
A.靜止  B.向左運動  C.向右運動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電動車以其輕便、實用、環(huán)保的優(yōu)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已知一輛電瓶車的質量為40kg,速度最大可達6m/s,該電動車每次充電時是將電能轉化為蓄電池的化學能;假設該電動車行駛時間受阻力為車和人總重的0.04倍,電動機能把80%的電能轉化為克服阻力做功,質量為60kg的小明騎著這輛充滿電的電動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一最大速度可以行駛1.5h,則這輛電瓶車充滿一次電消耗的電能是1.62×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甲、乙兩圖是某同學做“水的沸騰”實驗時觀察到的現象,圖丙是他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一時間”圖象.

(1)甲、乙兩圖中能正確反映水沸騰時現象的是圖乙.
(2)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圖丙中看到“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液化(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而產生的.
(3)從圖丁中可得,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97℃,說明此實驗室中的大氣壓小于。ㄟ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在探究固體熔化特點實驗中,我們用如圖1實驗裝置給萘加熱,這種加熱方式的好處是:受熱均勻.圖中實驗裝備缺少測量儀器溫度計、秒表;圖2是某同學根據此實驗繪制的溫度和時間的圖象,已知當地的氣壓為一個標準大氣壓,萘的熔點是80.5℃,標準大氣壓下沸點218℃,請問BC段的溫度是80.5℃,DE段的溫度是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長方體木塊A、B疊放在水平實驗臺上,然后用輕線跨過定滑輪分別與鉤碼相連接,如圖所示.不計輕線質量以及線和滑輪之間的摩擦,木塊A、B在實驗臺上靜止不動.若將圖中5號鉤碼取下,并將它放在木塊A上,木塊A、B仍在實驗臺上靜止不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臺與木塊B之間相互作用的靜摩擦力減小
B.實驗臺與木塊B之間相互作用的靜摩擦力增大
C.實驗臺與木塊B之間相互作用的靜摩擦力不變
D.木塊A、B之間相互作用的靜摩擦力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